“稿费?几百块钱啊?”郭大山语气轻快,显然不相信儿子写小说能赚多少钱。
“才少了。”
“一千了?”郭大山哟了一声,“我儿子可以啊!这么点年纪就能勤工俭学了。”
“你这词用的,儿子这是脑力劳动者!”刘晓语气不悦道。
“嘿嘿,差不多,差不多嘛,等我周末回去,得让我们家小男子汉请我吃顿饭啊!”郭大山调笑道。
“你个当爸的好意思让儿子请吃饭。”刘晓翻了个白眼,然后道,“还是少了。”
“还是少?”郭大山收起了笑容,“难不成赚了几千?”
说完这话,郭大山都有点不信,自己辛辛苦苦开着店,每月也就是赚个几千块钱罢了,结果儿子写个小说都赶上自己。
“还是少!”刘晓都快憋不住笑了。
闻言,郭大山愣住了,几千块钱还少,难不成儿子稿费有上万?
那不成大作家了?
“老婆你别卖关子了,到底多少钱啊!”郭大山呼吸都重了许多,心里倒是一直没想过刘晓会骗她。
都老夫老妻了,不吵架都算好的了,还加点调剂?
“一万一千多。”刘晓揭晓了答案。
尽管确认了好几遍了,但说出来的时候自己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多……多少?”郭大山眼睛都直了。
“老板这个多钱?”电话里想起顾客的声音。
“三块钱一只,十块钱三只。”郭大山随口回道。
“你耳朵没出问题,确实这么多。”刘晓说道,“我觉得有可能是一锤子买卖,不是每个月都给的。”
“那也听多了啊。”郭大山收了三块钱,看着顾客窃喜着远去,然后回道,“一年来个一两次,就能赶上咱俩的收入了。”
“不当用脑袋跟卖力气一样啊,那是需要灵感的。”刘晓颇为自豪。
郭大山嘿嘿笑了几声:“这周我回去,给儿子庆祝庆祝。”
“这有什么可庆祝的。”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但刘晓还是嘱咐道,“儿子挺久没吃红烧排骨了,你回来时买点。”
“得令。”
两口子商量完“庆功宴”,刘晓这才回了家。
“妈回来了?”郭白听到动静就出了屋,颇为期待地问道。“稿费打到了么?”
“打过来了。”刘晓笑道,“一共一万一,大儿子出息了啊,妈妈给你存起来,留给你大学时用。”
“这没必要,都说好了我自己买电脑的,这里面五千是还你的,剩下的钱也不用存,该用用。”郭白大气道。
挣了钱就是硬气,他觉得自己腰板都直了许多。
“行,你好意妈妈心领了,不过暂时也用不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