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宁阳会馆

作者:黄金业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隶属于其县之会馆,全体之华人,皆隶属于中华会馆,没有人可以例外。

到1855年,将近4万华人移民在中华总会馆登记。

会馆代理他们的船票,代他们找工作,提供药品,组织起来把他们送进山里和果园,调节纠纷,要求服从纪律。

不服管的华人会收到折磨于惩罚,会馆于航运公司和美国移民局约定,会馆向劳工签发出镜证,证明华工不欠帐,他才能乘船回国。

旧金山总会馆代表海外华人与州政府和市镇政府协商,给华人提供缓冲机制,这是非裔美国人和美洲原住民所没有的缓冲剂。

会馆控制移民,维持了跨国纽带,打造了经久不衰的社会共同体。

1849年成立的冈州会馆是美国的第一家华人会馆。

而此时1878年,影响力最大的会馆,便是矗立在天后庙街的宁阳会馆。

每个会馆的影响力因其会员在美国华人人口中的比重而异。

19世纪50年代,阳和会馆为当时最大的会馆,其会员全部来自香山及其附近。

而现在,势力最强大的会馆为宁阳会馆,其会员全部来自新宁县及其附近。拥有在美国各地华人会员总数两万五千人左右。

而其在旧金山会员人数,就高达八千人左右。

王超隶属宁阳会馆。

一大早,吴铮便和王超来到了宁阳会馆。

宁阳会馆是一桩三层高的红砖楼房,在唐人街可谓是一览众山小。

楼的大门前蹲着两个石狮子,楼的大门正上方,有块写着“宁阳会馆”四个毛笔大字的牌匾。

牌匾的下面,有一副对联。

“宁静发达,阳德方恒”

吴铮跟随王超进入大楼,径直来到了最顶层会馆主席刘庭的办公室。

一个身材娇小的华人女秘书似乎与王超熟识,将两人领进了会客厅。

很快,刘庭便走了出来。

吴铮差异,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中年人,大概有五十岁左右,很难与后世的那种大老板印象相吻合。

反而更像是清朝的一个私塾先生。

只见刘庭馆长拖着一条黑白参半的长辫子,戴着一个黑色瓜皮帽,鼻梁上挎着一副老花镜,身着一件蓝色长袍,脚穿平底小布鞋。

不像老板,更像一个清贫老学究。

刘庭透过搭在鼻尖的老花镜,看一眼吴铮和王超后,示意吴铮和王超就坐。

然后用那略显低沉,但却沉稳的声音说道:“王超啊,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啊?”

王超立刻站起来说道:“少章先生,晚辈实在是有一事相求。”

刘庭字少章,号永清,为广州新宁县人。

广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