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以骑马干仗为置业,接受供养,陈树他们这些业余爱好者就没有那条件了,骑术也差了一大截,从这个小点可以窥探到整个大汉骑兵的底细,虽然彭城之战,汉高祖刘邦六十万人让项羽三万骑打了个落花流水之后,刘邦开始格外注重骑兵发展,汉军骑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和草原上骑马为生的匈奴骑兵比,的确是质量差了太多。
骑术上的差距,还可以用装备弥补,汉军骑兵披甲率格外的高,手中的钢铁武器也是超过匈奴人的青铜甚至骨器,真近战打起来也是干得过匈奴人,可怕就怕在人家不和你打近战,难怪公孙臣特意言之昭昭,汉骑比不上匈奴骑,一方面老古板求稳为主,另一方面,他也的确说的是个客观事实。
率领大部分步兵阵容去追击骑兵,刘闲自己心里也发虚,但封建部队,骑兵都有从属,他一个外系藩国太子也要不来,只能在别的上想办法,五千人,他战车就要来了四百多辆,用中原马牵引,临走前他又紧急弄了些榨油厂的木板子,真打起来可以在战车边缘支起木板来当偏厢车用,就不用来冲锋了。
再然后,就是中原的传统优势重弩了,造价昂贵的大黄弩,靠着输出粮食的脸皮,刘闲也要了一千多具。
也幸亏这次战车多,十几斤重的弩具还有差不多重量的弩箭堆放在战车中,拉着就能走,不然要是指望步兵搬运这些东西,不仅仅累个半死不说,行进效率也得拖累慢上三成。
毕竟战争不是游戏,12345就随意切换武器了。
问题太多了,似乎每一项都需要改变,可偏偏刘闲又感觉自己每一项似乎都无从下手那样,作为吴国的太子,偏偏他是得履行人质的职责待在长安,想要染指大汉军队,何其的困难?
闹心中,刘闲又是重重一夹马的肚子,久经训练的大宛马轻而易举的穿过了骑着关中马的骑兵,奔到了最前面。
.................
指挥军队可是相当深厚一项学问,不讲什么冲锋陷阵,奇谋埋伏,将一群人指挥成一支部队的模样,何时出发,何处扎营,主帅的旗语旗色是什么意思,这可不是鼠标一圈儿就能知道的,幸亏不光周老二家学深厚,他老师,老匹夫景天竟然也是上过战场的老油子,第一天时间,就给刘闲好好上了一课。
不过穿越回吴国太子的身体格外的年轻聪慧,学这些东西也快,仅仅第七天,刘闲就能在行进过程中,独立摇动着旗号,完成让各队从纵队变成横队,再指挥从横队变回行军纵队,虽然这个变阵速度慢的让他抓狂,甚至连穿越前他们大学生时候把教官气得要死的军训时候都不如,可贯穿整个封建时代,众多平民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学问,让他刘闲几天之内的学完了。
甚至一边行进,刘闲一边还琢磨出了新阵型来。
又是枯燥无味中,大头兵草鞋上翻,走得尘土飞扬,忽然间,就见一辆“大奔”在四个大头兵累得大舌头直当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