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大明中兴,嘉靖盛世

作者:凿砚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有一个新的机构——银行。

陆离早在建立军队之初,就开始普及数学知识。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

如今陆离麾下的二十万大军,每个士兵都学过数学,懂得数学计算的。银行的工作人员,暂时全都用麾下的士兵充任。

在南洋地界,陆离的命令自然没有人敢违背。不到一个月,中南半岛各国,统一了货币,全面使用陆离的新式货币。

至于南洋诸岛……土著原本就没有货币的概念,货币主要在来往南洋的明朝人之间流通。至于土著,只要知道这东西能交换物资,他们也一定会接受货币的。

为了方便人口流动,陆离又让张媛建造了一种蒸汽动力的大型客运轮船,用于沟通南洋各地和大明内陆的联系。

时间走到嘉靖四十二年年底。

几个月下来,南洋一带处处热火朝天,无数抱着发财梦想的大明人,足迹遍布南洋诸岛。

朝廷派出的官员也纷纷抵达,正式接管了南洋诸岛的管辖权。

陆离没有丝毫刁难,反而十分配合。除了几个关键节点的军事基地之外,其他的全都交给了大明官员。

至此,南洋诸岛正式纳入大明的版图。

陆离的目光也看向了下一个地方——澳洲和天竺。

爪哇基地,东帝汶基地,再向南就是澳洲大陆。另一条线上,以缅地仰光基地为起点,沿着海岸线进入孟加拉湾,再向西就是天竺。

澳洲没什么好说的。

如今的澳洲,就连土著都寥寥无几,完全就是一片空旷的陆地。

陆离只需要建立几个港口基地,就能宣布这是自古以来的大明疆土了。

澳洲在陆离的计划中,只是一个中转站。继续向东,抵达南美才是陆离的最终目标。

计划明确之后,陆离就开始为接下来的大行动做准备了。

……

嘉靖四十二年,这是一个盛世!

这一年,海瑞全面推广的高产农作物,在全国各地都获得了大丰收。

一时之间,从老百姓家里,到州县的粮仓,再到国库,到处堆满了粮食。

种田发不了财,这已经是大明全体地主士绅们的共识了。

粮食全面丰收,自然卖不出高价。忙死忙活干一年,还不如跑一趟船,更不如办一个作坊。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的地主阶级已经没兴趣搞什么土地兼并了。要地?南洋大把的土地,随便画个圈,全都是你的,而且南洋土著比佃户好用多了。

办工坊的,经商的,出海的,甚至在南洋圈地搞种植园的,都比在老家剥削佃户强。

更何况,佃户也不是傻的。剥削狠了,特么跑南洋下海去了。

这样一来,大明的贫困阶层,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