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速度还是存储容量,都要远远高于后世这一些规格的内存。
陈潇详细看着碳晶内存的说明。
核心技术和碳晶硬盘完全相同,唯一要做的就是进行一个技术处理,让其随时能够读写数据,而不是像硬盘那样保存数据。
这一个技术处理说起来简单,但是实际抄出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不然就不会让陈潇要升级到8级才能够研发这样的科技。
毕竟传统的内存在断电之后就不会存储任何数据,而碳晶存储则需要通过激光才能够让色心存储或者是写出数据,这就是两者之间重大的差别。
陈潇想着目前碳晶存储的产量。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单机实验室就能够完成产量扩充,如果再优化一下周凌华那边的工厂,那么是完全有产量在生产碳晶内存的。
只要碳晶内存一诞生,陈潇就有把握以前过的产品去融资或者贷款。
资金充足了,那还愁什么量产?
这部分技术的革新,可能还是需要夏国科学院的相关技术人员来帮忙。
毕竟陈潇现在手中的人,专业技术能力,比起夏国科学院的专家和教授还是稍差了一些。
不过陈潇已经开始了人才的培养计划。
目前单机实验室有5名比较优秀的科研人员。
这几名科研人员并非是水木大学或者是年纪大学的名校毕业。
不是名校毕业,当然就没有名校毕业生的那些怪脾气。
无论是以碳晶存储为基础的碳晶硬盘还是碳晶内存。
它是拥有完整的技术原理的,并不需要科研工作者从0~1去研发,而是需要他们按照陈潇交给他们的技术原理,将这一些技术落地。
所以就人才的素质而言,长天科技并非需要那一些顶尖的科研人才,长天科技最需要的还是那一些听话的,愿意按照承销计划认真加科研理论落地的这一些人。
所以普通的重点学校研究生反倒是陈潇最喜爱的人才。
陈潇已经在长天科技建立了一个人才库。
人才这个东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慢慢去发现,去培养。
陈潇相信,假以时日,长天科技一定会有自己的人才团队,并不需要夏国科学院的鼎力协助,就能够完全的将陈潇的设想落地。
想到这里,陈潇长出一口气。
“陈潇,你在这里干什么?”
忽然有人叫了一声,把陈潇从沉寂的思考中给叫一下。
陈潇转头一看,原来是室友权力和李强等人。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的最后一天假期,有部分回家的室友也赶了回来。
这一学期,陈潇很少有时间在学校住校,因此除了和权力是一个专业的会在上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