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迫使奥斯卡纳姆苏丹的军队仓皇撤退,丢下了黄金战车以及诸多美姬。
然而在战后,认为自己居于首功的诺塔埃恩特人向国王讨要长剑时,就是暗示,老大,你看我这劳苦功高的,来个爵位不过分吧。
当时的利刃王出于政治考量还是什么原因,并不愿意赐予爵位。对此其实也正常,一般来说如果不给爵位,那你多给金银也就过去了。顶多之后下面说你怪话,史书上和吟游诗人嘴里说你抠门罢了。
而诺塔埃恩特人的首领,对此自然是不满意,在战后的酒宴上就发了几句牢骚。如果是一个等级非常森严的王朝这自然就是杀头的过了,但是对于罗威尔这样的散装王朝,这只是一种常态的,被认为比较没有修养的情况。
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当时利刃王的长子“鲁莽的路易”,居然因为诺塔埃恩特人的首领发了牢骚,直接拔剑顶在首领的脖子上,逼着他向国王下跪认错。
按照吟游诗人的史诗记载,首领确实是下跪了,但是这一跪直接就把整个罗威尔王国给跪没了。
当天晚上,诺塔埃恩特首领召集部下,认为路易现在就这样,等他登基称王,诺塔埃恩特还过不过了。
结果就是三千骑兵直接当晚就撤了,而且诺塔埃恩特人在撤走之前,直接派人跑去跟苏丹王报了个信,说那个沙雕国王不仗义,我们不跟他一起了,你要信我,你过两天再来揍他,保证揍得他嗷嗷叫。
如果按照常理,苏丹王肯定是不会信的,但是也不知道那位苏丹王怎么想的的,第三天他还真的卷土重来了。
后来有奥斯卡纳姆苏丹地区的学者考证,苏丹王是本身就打算卷土重来,而且还获得了萨乌维拉苏丹支持的两千名骑兵,当时苏丹王抱定的是甭管是不是圈套,我两个一块揍。
在失去了诺塔埃恩特人的骑兵之后,只靠本地的一千名骑兵,和一万七千名山民武士,很明显的赛斯里军队不是苏丹王两万步兵,五千轻骑兵的对手。
整个奥斯卡纳姆直接易手,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赛斯里主力受损的同时,不到两年萨拉维亚开国国王索利达斯一世直接攻城。
双方在克斯维克特展开大战,结果缺少牵制骑兵的利刃王,直接遭到萨拉维亚弩弓手的火力覆盖,八千士兵据说被直接射死了三千多人。
战至最后,利刃王被万箭穿心,这个罗威尔王国也就宣告覆灭。而颇为有趣的一点是,在覆灭了罗威尔王朝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萨拉维亚王国对于诺塔埃恩特都是采取的怀柔措施,结果这也就导致诺塔埃恩特加入王国的时间是在东境之后。
然而东境天然的封闭环境,以及当时索利达斯的身体就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东境在事实上还是保持着自治的状态,而在之后的百年罗威尔家族也一直都是以重新建立罗威尔王国为己任。
他们不断挑拨王领内部,意图削弱王领的实力,然后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