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很是认真。
接着他的三观又被刷新了。
李元喆学东西的速度快的惊人,刚开始还是屁毛不懂,仅仅是三天时间过去,他竟然就能发现队伍行军和扎营过程中的很多漏洞并提出改正意见,对一些骑兵的战术和城池的攻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简直不要太天才。
李道宗按照他的意见做了实验,用成品军粮取代火头军大锅饭,调整马匹精饲料的比例和马匹休息时间,只是两个小措施,部队的行军速度可以每日增加四十里。
用油布搭在马背上做雨棚供士兵歇息,再配以毛毡和艾草香防潮驱蚊,人马经过一夜的休息能很快恢复体力。
外围斥候小队从五人增加至十一人,警戒探路的效率明显提高。
......
一时间军中的很多将官对李元喆的态度热情了不少,队伍的士气并没有因为长途跋涉而降低。
李道宗是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天才存在的,只是李元喆明显就是个军事天才,他不信都不行了。
李道宗知道李元喆自称是天帝太一的弟子,一开始他也不信,见识过几次李元喆给士兵分发补给的场景,他抑郁了——好事怎么全让这个混蛋给赶上了呢?
想当初自己到处求人拜师才学到的本事,人家几天就能赶上自己几年的进度,想象都郁闷。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李元喆真的是天才吗?
答案是否定的,他从来不是什么天才,要不然怎么会成为一个社畜?
尽管他不是天才,但有外挂呀!
聊天群里可是有一位精通古代作战的狠人,云不器虽然还没有在举世攻唐的大战中创下盖世威名,但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凶人了,实战经验算得上非常丰富,又是在军方的一群老将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指点一下小白似的李元喆还是绰绰有余的。
有了云烨的指点的真东西,他也不笨,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学习起来非常刻苦,加上他得了精神力快速回复的技能,几乎是全天沉浸在学习之中,三天时间的学习效率自然是远远超过普通人。
不过该装的时候就要装,他吹牛皮说自己是天帝的弟子,自然要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才有说服力。
行军第四天,部队在洛水源与太原赶来的一万府兵回合,李元喆不想耽搁时间,将府兵中的可用于急行军的各种马匹编成一队,让两千五百名府兵骑马随西征军出发,并带走了府兵们的辎重,只给他们留下足够他们行军到灵州物资。
又是两日急行军,矗立于黄河东岸的灵州城已是遥遥在望。
斥候回报,灵州城内的突厥人并不多,大约有五千多人,其他的队伍不知所踪。
根据从灵州逃出的幸存者讲,进攻灵州的是突厥人的一支偏师,多是昭武九姓的人,数量在三万左右,其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