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公那边可曾见了宋忠、蒋瓛了?”
王承恩就立刻回答说道,“回皇爷,昨日申时一刻,宋忠于酒楼和中山公会面。酉时三刻,蒋瓛于外宅宴请中山公。都是颇为严密,想来没有几个人知晓。”
朱允煐就满意的点了点头,看起来他的旨意还是非常有分量的。不只是徐辉祖非常的重视,这才刚刚回京就立刻开始忙碌起来,不敢有丝毫的耽搁。
而蒋瓛和宋忠这样的特务头子也不敢大意,哪怕平时不敢和外臣、皇亲国戚走的太近,但是这个时候也是立刻去找徐辉祖,要办好陛下交代好的事情才行。
对于手底下的人这么做很满意,朱允煐也确实是需要更加的高效。毕竟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也很清楚有些事情要是不趁早解决,说不定就会有着更大的损害。
快刀斩乱麻也好、杀鸡儆猴也罢,朱允煐都需要在这个时候果断一点的解决这些麻烦。他也很清楚一些事情已经发生了,这个时候也就不要想着什么伤春悲秋了,解决问题更加重要。
“召吏部尚书觐见吧。”朱允煐开口,对王承恩说道,“让大理寺卿候着,他们也都该动起来了。”
王承恩自然更加没有什么意见了,皇帝召见吏部尚书或者大理寺卿,这都没有问题,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不过这些人,或许也只是以为就是商讨正常的政务。
顶多也就是现在有些处在风口浪尖,大家伙也觉得应该是要布置‘京察’的各种安排。毕竟这样的事情非常敏感,很多的文臣武将这个时候也是极为敏感的。
茹瑺奉旨觐见,朱允煐就开门见山的说道,“茹鉴倒是颇有一些能耐,倒是有着伴读几分本事。好好历练一番,也该是朝廷栋梁。”
茹瑺这个时候就跪下,言辞恳切,“陛下,蒙陛下隆恩,臣子方能入值文渊阁。只是如今内阁大学士职责不同往日,臣子为驸马都尉,怕是不好参与朝政。”
朱允煐赞赏的看了看茹瑺,实际上这也是朱允煐在考虑的事情,也确实需要考虑一下将茹鉴的位置稍微挪一挪、动一动。
朱允煐就笑着说道,“伴读此言非虚,内阁大学士本就在朝野上下有些非议。那这样吧,迁都之事刻不容缓。茹鉴还是去天津任知府,作为京畿门户、海漕重地,天津得有朕信重之人方好。”
茹瑺表情有点为难,对朱允煐说道,“陛下,臣子才学不济,任一府知府有些.”
朱允煐就实话实说,“茹鉴倒是有些才学,让他为尚书、侍郎倒是在害他,一府知府倒也合适。正好咱姑姑也是喜欢游山玩水,咱就不拘着他们。”
茹瑺内心里还是有些小期待的,他的长子本身就是驸马都尉,身份也是比较显赫的,但是这显赫有些时候也是一个不小的隐患啊。
内阁大学士现在可是能够帮助皇帝处理政务,这本身就是敏感。再加上茹鉴外戚的身份,自然也就更加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