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就不认识了,见此人大约三十许岁的年纪,却生了一对好大的大耳朵,耳垂几乎都快垂到了肩膀,却是正坐在了宴桌的首位,就连田豫和牵招也只能恭敬地坐在两边,见自己来了,居然也没有起身让位的意思,而是淡然地一伸手,示意自己在他的对面坐下。
眼珠一转,鲜于辅问道:“使君可是幽州刺史,袁熙袁公子?”
在他想来,在幽州的这个地界敢于如此跟自己摆谱托大的,也就只剩下袁熙了。
那人听他这般言语,却是哭笑不得,开口道:“太守误会了,本将乃是大汉左将军,司隶校尉,刘备是也。”
鲜于辅闻言霎时便瞪大了眼睛:“刘……刘……皇叔?”
“坐。”
鲜于辅一脸懵逼的坐下,看了看刘备,又看了看他左右两边沉默没有言语的牵招和田豫,着实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名重天下妇孺皆知,被称之为英雄的刘皇叔为何会出现在渔阳,更不知道为什么他能和田豫、牵招两人坐在一块。
刘备似乎知道他心中的疑惑,主动为其解释道:“子经(牵招)是我的结拜兄弟,我二人自小便一同长大,乃是刎颈之交,国让(田豫)曾经是我的部将,亦是知己好友,也多亏了他们二人,我才能在这幽州之地立足,这顿火锅,也是备代天子犒劳太守,太守莫非,不欢迎么?”
“啊,啊?啊,不不不,我鲜于辅虽是乌桓人,却是对大汉忠心耿耿的乌桓人,乌桓这么多头人,人人相仕伪赵,唯我忠诚于大汉,领的也是大汉的渔阳郡太守,又怎么会不欢迎作为天使的皇叔呢?不知天子对俺可是有什么吩咐?您放心,只要天子有吩咐俺一定照办,俺是最重心的了。”
鲜于辅此时依然是一肚子的问号,但既然刘备不但来了,而且还和田豫坐在一起,作为聪明人的鲜于辅当然要先把话说漂亮了再说。
刘备则笑着亲手为鲜于辅斟了一杯酒水,又将桌上的肉片下在锅里,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