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他在看着你

作者:蛛丝祃迹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他在赵甜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而赵甜又选择自杀,他感到很窝囊,于是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心理。”

“不排除这个可能。”唐冰凝说:“可这是杀人动机,那杀人手段和时间呢?”

“你们有没有想过…”伏城忽然说:“赵甜就没有死。”

“啊?”三人大惊。

“这个不可能吧?”石剑挠了挠头:“案卷里有赵甜的死亡证明,确定是自杀。”

伏城没说话。

唐冰凝接道:“这个案子让我想到了一个人。”

“谁?”石剑问。

“罗伯特雷斯勒”

“又是谁?”

“被称为fbi心理分析第一人,曾就职于fbi特别监察机构和犯罪调查中心。

他还是“犯罪心理侧写”“连环杀手”等词的首创者。

在访谈过36名凶残的杀人犯后,罗伯特完成一份长达57页的研究报告。

在报告中,他重点分析了这些杀人犯的成长经过、杀人动机、心里的幻想和特别的行为等,希望能借此找出他们共同的行为模式,以及是什么因素把他们引入了深渊。

在分析过程中,一个事实逐渐呈现,那就是,一个人是不可能在某天突然由一个正常人变成魔鬼的,他们后来的凶残行为往往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埋下了邪恶的“种子”,而这些“杀戮的种子”,往往要追溯到他们的童年。

管他们叫“连环杀手”也好,还是“变态杀人狂”也好,这些杀人犯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都隐藏着一些不安的因素。

罗伯特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罪犯的直系家属有精神病史,约一半的罪犯父母有过犯罪记录,另外还有大约70%的罪犯和其家庭成员有酗酒和吸毒的记录。

几乎所有的罪犯在童年时候都表现出精神上的一些问题,随着他们长大,这些精神问题就发展成了心理医生所说的各种异常状况,比如性功能失调、人际关系不佳等。

童年期:调查表明,从出生到六七岁这段时间里,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成年人是他们的母亲,而孩子也是在这个阶段学习爱的能力的。

罗伯特的研究显示,在此期间,这些罪犯和他们的母亲之间关系冷漠,互相排斥。

这些罪犯小时候很少被母亲爱抚,他们感觉不到精神上的温暖。

相对于肉体的痛苦,心灵上的创伤往往是更致命的。

他们的言行无人注意,也没有人管他们做什么,父母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让这些孩子无法知道什么是对和错,等他们长大后,这些童年的感受依然存在于内心,因而不知道什么事情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或什么是不该做的。

罗伯特的调查研究显示,四成多的杀人犯在儿童时期曾被父母打过或者猥亵过,七成多的凶手在小时候曾亲眼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