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即便事后毛利家知情,也可以依托地势拖住他们。等待解决了京都大事,入主中原之后,再回身教训毛利。
而秀家则与秀吉一起带着3万军势,开始向冈山退去,期初部队行军整齐缓慢,在等到毛利军消失于视野之后,秀吉马上下令,全军跑步前进,务必要在今天晚上到达冈山。
历史上秀吉6月6日自备中高松城退却到备前沼城行军22km,6月7日、8日两天从沼城到姬路城距离70km约每天35km。
6月9日从姬路到明石行军距离35km。6月10日、6月11日经兵库到摄津尼44km,6月12日从尼崎到富田23km,13日富田到山崎合战爆发。
这点行军速度对于近现代的高纪律部队和中国古代的精锐来说或许并不算奇迹,但是别忘了,日本战国的部队主要组成是长期营养不良的农兵,他们没有那样的体力长时间奔跑。
而且还伴随着夜盲症的困扰,晚上行军极容易引发营嚣。
再加上日本西国的地理环境,即便是地势平缓的山阳大道也是经常出现丘陵夹带平原的情况,地势起伏不定,军队又缺少足够的马匹快速运输。
所以才在历史上被称为奇迹,但是此刻秀家却是此次事件的真实体验者之一,之间秀吉在率领部队快步前后,沿路拉队的散兵都由宇喜多军收拢,终于在晚上到达冈山。
当天夜里,秀吉命令就士卒武士,将自己的铠甲全部脱去,留上号牌与辎重一起交给早已在冈山町等候的船队,装上船只片刻不停的运到姬路。
而人员着在冈山修整一夜后,于第二天携带口粮武器,轻装出发,当天夜继续野宿赤穗,第二天(6月6日)下午2万余人人员终于到达姬路。
全军在姬路修整,领取自己之前交给水军带回的装备辎重,同时等待落队的士兵到来。
且说此时,尽管秀家与秀吉极力封锁消息,但是本能寺之变的消息终于在今天传到毛利军耳中。
“应该立刻追击!”听到消息的吉川元春大怒道。但小早川隆景更加谨慎,向山阳道上派去斥候探查。
探查山阳大道的斥候率先回报“幸山城,茶臼山城如临大敌,城门紧闭,从城内阵旗推测,两城皆有不下3000军势守备。”
不久,跑的稍远去探查高松情况的斥候也回报说“堤坝之上多处仍有数百人人驻守,皆持有铁锹似有要挖开堤坝水面备中之意。”
接到斥候消息的吉川元春也不和小早川隆景闹了,他本人是知道幸山城,茶臼山城的坚固程度,两城7000人足矣坚守数万军势的进攻,更别说后面还有随时准备挖开堤坝,水淹毛利军的死士。
如果他但是不听小早川隆景劝阻,强行追击,哪怕不管两个扼守要道的山城守军的衔尾追击,也会在大水的冲击下葬送数万毛利军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