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谁又不称赞许清宵之才?
而吏部的陈正儒也别说了,自从许清宵为民立言后,陈正儒对许清宵便有极大的好感。
工部的李彦龙,其实还好,毕竟许清宵的水车工程,也着实让他敬佩,平日里吐槽两句,那是长辈对晚辈的习惯而已。
兵部就没得说了,武将一脉本身就对许清宵有先天好感,如果不是北伐打不起来,许清宵估计早就叛变过去了。
当然如若北伐真打起来了,那许清宵在兵部估计更如鱼得水。
从许清宵行事作风就能看出来,许清宵可不是善茬,真要打起仗来,绝对不是那种只懂纸上谈兵之人。
最后就剩下一个礼部了。
这个无所谓,礼部喜欢不喜欢都没关系,反正混得再差,都不可能去礼部的。
当然这只是五位尚书的想法,礼部尚书王新志对许清宵的感觉属于还行,如果不是许清宵跟大魏文宫对着干。
其实他对许清宵挺有好感的,毕竟许清宵所作所为,都是为民,身为父母官,自然都是为民。
如果不是许清宵前些日子坑了自己,王新志对许清宵的好感会更多一些。
但算上许清宵给礼部拨款的三千万,那还是好感更多一点。
其实说来说去,许清宵之所以能在朝堂上混的如鱼得水,无非是解决了六部的麻烦。
而六部的主要问题,不就是缺钱!
包括武官一脉,大家都缺钱,天天过着苦日子,干巴巴的,有钱万事圆。
许清宵是大魏的福星,他的到来,让贫苦无比的大魏好起来了。
也就在此时,张靖的声音响起了。
他语气略带玩笑道。
“说是这般说,可如果要是现在有人想要害守仁,你们该怎么办?”
张靖随口说道,仿佛只是开个玩笑打趣一番。
户部尚书第一个开口了。
“谁要是敢找守仁麻烦,老夫把他家给抄了。”
这是顾言的回答。
“你抄完家,我再把他们发配边疆。”
这是周严的回答。
“不行,一半发配边疆,一半来工部干累活,现在工部缺人。”
这是李彦龙的回答。
“那我参他们一本。”
王新志给予回答。
可唯独陈正儒没有说话,只是略微多看了一眼张靖笑道。
“如今这大魏,敢找许清宵麻烦的人,不多了。”
他轻轻一笑,张靖也跟着点了点头,仿佛一切都很随意一般。
终于,就在此时。
许清宵的身影出现了。
女帝的寿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