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补充道,“这样一来,在储备过程中难免就会有相当数量的库存,没办法及时地处理……”
“我明白了!”郑武恍然大悟,“省城那个简化版的红烧肉才是盈利的核心,对吧?”
陈祎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神秘的笑容:“根据我的消息,猪肉要涨价了,而且还不是一块一块地涨,这样一来,属于快餐行业的夏天,也就来了。”
肉价上涨,对于快餐业意味着什么,郑武还是有点知觉的:肉价涨价了,自己在家做就没有在快餐店里吃划算了。
可惊喜之余,郑武也有一丝的警醒:“国家不可能任由猪肉一直涨上去吧?”
“话虽是这么说,”陈祎叹了口气,“可涨上去,很有可能就下不来了……”
2006年猪肉翻番的时候,陈祎正好上大学。当时,因为肉价飞涨,学校食堂不仅跟着涨了价,还鼓励打饭的大叔大妈们开发出了“抖一抖”这样的“黑”科技,搞得学生会直接带头搞起了罢餐运动。
后来,陈祎才知道,猪肉涨价与八竿子打不着的乙醇汽油扯上了关系……
2004年,国家为了推行比较环保的乙醇汽油,首先在东北地区搞试点。为了提高乙醇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国家为所有生产乙醇的企业提供了数量不菲的财政补贴。
有补贴拿,不赚白不赚!而且生产得越多,拿的补贴越多。
而后,东北的一大批乙醇生产企业可就放开了产能……
国家的出发点倒是挺好,而且也有先例,巴西的乙醇汽油就推行得很不错。
只是很多大老爷只是看到了乙醇汽油的好处,却忘了人家巴西生产乙醇汽油的原料是甘蔗渣,而且巴西的乙醇产能也远远赶不上中国:中国光是每年消费的白酒,就足以跟巴西全国的乙醇产量媲美了。
黑土地上的玉米产量是很高,可也架不住成千上万的乙醇生产企业一车皮一车皮地将玉米往偌大的酒精发酵罐里倒。
全国其他地方,玉米价格飞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一元一公斤涨到了两元一公斤。
而在中国,玉米可不仅仅是酿酒的原料,还有相当一大部分变成了猪饲料。
于是,猪肉也跟着上了天……
而不凑巧的是猪肉涨价的那两年,已经掉进wto大坑的中国对外贸易,又遭遇了歪国的反倾销狂潮。
为了那可怜的百分之六,国家不得不祭出了“拉动内需”这一法宝。
怎么才能迅速的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把房价拉起来。
然后,猪肉就飘在天上下不来了……
既然事情已成定局,陈祎也只能顺势而为:过年的时候,先拿钱把老头子砸晕了,再劝说老头子养猪。
至于,养猪的理由?
年前去省城的时候,陈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