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2章国粹·京剧·踏破铁鞋无觅处

作者:曲末殇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三国志》,主演的剧情源自《三国演义》和陈寿的《三国志》。

剧本的人物是以刘备为首的蜀汉,因此长跑健将“刘大耳”同志汉朝末年的那些落魄的境遇就被略过了,直接从刘备马跃檀溪离开荆州,鲤鱼跳龙门开始的。

有卢胜奎这个老司机带路,陈祎很快就摸到了门道。

跟着学了一阵子,陈祎突然发现,戏剧跟网文也有相似的地方:吸引观众主演靠“爽”点。

重生之前,陈祎好歹也是看过无数“猪跑”的扑街网文写手,知道“爽”点是怎么来的:收获的喜悦、逆袭的快感、打脸的畅快……

而戏剧的“爽点”,也有点类似:喷反派一通,大破、大胜、大捷,回忆光辉历史,畅想光明未来。

而且,戏剧不光有“爽点”,还有泪点:二黄一起,主角开始回忆艰苦的历程,感谢主公的知遇之恩,慨叹将星凋敝。

当然,知道是一回事,去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京剧的台词大都是对仗格式,如果不是送走了一大批科场的老油子,收获了一大批八股文经验,陈祎都不敢往台词上凑。

在陈祎看来,自己对剧本最大的贡献,也就只剩一首熟练的京胡了。

而在卢胜奎眼里,陈祎这老东西就是个神奇的宝藏,什么场合该用什么样的曲调、怎样的板式(节拍),根本就不用怎么考虑,信手拈来。

在编剧之余,陈祎也会请教一些押韵方面的问题……

摸清楚编剧的套路之后,陈祎也开始考虑自己的大剧本《胡雪岩》。

跟着卢胜奎混了那么久,陈祎也算是摸到一点门路了,再回过头来,才发现了一些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

清末的京剧服装、造型还没有后世那么丰富,因此陈祎一时间也没想起来,可等他想起了,才发现事情有点诡异:要是自己的《胡雪岩》剧本成了,唱老生的得挂着又白又长的胡须,脑袋后面拖着根小辫子;半秃的大花脸,“衣冠禽兽”……

更要命的是,胡雪岩的对手里有太平天国,这些“发匪”,一身汉家衣冠,一旦跟清军同台,怎么想都觉得有点诡异。

都说有问题问老师,可陈祎不敢问卢胜奎,也不能问:问就是把人家给坑了,虽说太平天国已经没了,可依旧是朝廷的禁忌……

纠结了好一阵子,陈祎才定下了计策:学习《智取威虎山》,服装写实,生旦净末丑全都“素颜”出场。

为了确定效果,陈祎还用继承自宫廷画师的水彩花了一副效果图。

“还行!”

接下来,就是人物了。

陈祎一下子麻了爪。

盘点了一番,陈祎发现自己剧本中的主线人物,除了太平天国那一波,其他的大都还活得好好的。

更要命的是,要想剧本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