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太医院当差那几十年里,他已经仔细地研读了皇家收藏的医学典籍,并撰写了几十万字的读书和勘误笔记。
写书之前,自然需要设定大纲。
李时珍敲定的大纲跟陈祎所知道的《本草纲目》的大纲差不多。
有了大纲,一群人只需要按照大纲往里面填充内容就可以了。跟陈祎一起整理资料的李家子孙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可编纂工作刚开始了两天,李时珍就把负责整理资料的二儿子喷了一顿。
“建元,为父让你整理资料,不是让你唬弄为父……”
李建元被喷懵了:我什么也没干呀?
见儿子一头雾水的模样,李时珍恶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走到书案跟前,拿起一张稿纸,瞥了一眼上面微微有些潦草的痕迹。
“重写!”
李建元依旧有些不以为意:字体潦草一些怎么了?
李时珍一下子就火了。
“建元,我让你整理资料,是让别人看的,不是给自己看的!”
“父亲,这些东西还有其他人看吗?”
李时珍叹了口气:“编着医书没那么容易,为父担心自己可能活不到成稿的那天,届时……”
李时珍没再说下去:到时候,书稿可能会交给其他人来处理,如果字迹潦草,造成的后果不可想象……
“父亲,孩儿知错了!”
李时珍全家连同两个徒弟,加起来也不到十口人,面对海量的医学典籍,还是不够看。
不得已,李时珍将自己的老父亲,学过医的李老先生拉上了场。
一群人每天的工作都是根据李时珍的比例和记录,整理相关的药材知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转眼间很多年已经过去了,李时珍的小孙子,也从总角稚童,长成了翩翩公子。
耳濡目染之下,李家的第四代青年从事的也都是跟医药相关的知识。
“终于完成了!”
经过了一群人十多年的努力,《本草纲目》1.0版终于完成了。
环顾之后,一群人很快又安静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刚刚拿起了初稿的李时珍。
只是,很快众人的脸上便浮现出了不安:对面头发已经斑白的李时珍皱起了眉头……
一群人干巴巴地等了一个月,终于等到了最终的“裁决”。
“跟我想象中的要差很多!”
推到重来!
一群人都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只是当他们看到两鬓有些斑白的老人时,心里微微有些酸,也有些于心不忍。
“师父(父亲),要不就这样吧!”
李时珍笑了:“老头子我都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