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通章太史慈

作者:杨氏良家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耀一个时代的千古名臣。

那就只能出现在通缉令上,方便地方官员对着通缉令抓人。

太史慈的“美名”实在传的太远,以至于连远在凉州的苏则,过去也曾有耳闻,略有猜测的问道:“可是东莱通章太史慈?”

张瑞眉头一挑,问道:“卿竟然亦知太史慈之名?”

苏则笑着说道:“怎能不知?只因太史慈一人之力,便使前汉州部刺史大改周章,以监察郡国。天下十三州皆受影响。我朝亦因此而完善监察法令,务必兼听则明。”

这就牵扯到了汉朝的刺史、郡部之间的权力纠纷。刺史并不是郡守的上级,若州与郡之间发生嫌隙纠纷,不能分是非曲直。

结案判决全看哪方奏折先送到朝廷廷尉有司,结案的判决多以先让有司知事者较有利。

太史慈自幼十分好学,所以是个纯正的文士,因为学问而担任东莱郡奏曹史。

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其时本州的奏章已先发去有司处,郡守恐怕落后不利,于是求取可为使者的人。

太史慈时年二十一岁,被选为使,乃日夜兼程取道,抵达洛阳,先到公车门前等候,待见州吏亦至,才开始求通上章。

太史慈假意问州吏道:“君也是前来欲求通章吗?”

州吏答道:“是的。”

太史慈又问:“奏章在哪里?”

州吏道:“在车上。”

太史慈便说:“奏章题署之处确然无误吗?可否取来一视。”

州吏不知太史慈是东莱人,便取出奏章相与。

谁知太史慈先已藏刀于怀,取过州章,便提刀截而毁之。

州吏大惊高呼,叫道:“有人毁坏我的奏章!”

太史慈便将州吏带至车间,跟他说道:“假使你没有取出奏章给我,我也不能将其损坏,我们的吉凶祸福恐怕都会相等无免,不见得只有我独受此罪。与其坐而待毙,不若我们俱同出走逃亡,至少可以保存性命,也不必无谓受刑。”

州吏疑惑地问:“你为本郡而毁坏我的奏章,已经成功,怎堋也要逃亡?”

太史慈便答:“我初时受本郡所遣,只是负责来视察你们的州章是否已经上通而已。但我所做的事却太过激烈,以致损毁公章。如今即使见还,恐怕亦会因此见受谴责刑罚,因此希望一起逃去。”

州吏相信太史慈所言,乃于即日俱逃。

但太史慈与州吏出城后,却潜遁回城通传郡章,完成使命。州家知其事,再遣另一吏员往洛阳通章,但有司却以先得郡章的原因,不复查察此案,于是州家受其短。

太史慈由是知名于世,但他亦成为青州刺史部通缉之仇人。

后来他为了帮北海相孔融突围去向刘备求救,也是用计骗得黄巾军大意轻敌,从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