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廷议上飞舞的一只臭鞋

作者:杨氏良家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下策则是保守旧堤,年年修补,劳费无穷,。”

张瑞点头,堵不如疏,是诸夏数千年来对治理黄河最大的经验,这三策倒是中肯。

“不知工部对大河治理有何高见?”

裴辑望向众人,面露“矜持、含蓄”的笑容,手抚胡须,说道:“恕我工部愚昧,难分其中优劣。故而这三策只能全部施行。”

话音未落,一只臭鞋便在所有人的瞩目下飞了过去。但裴辑显然早料到了这种可能,果断低头,躲过了这“气”味十足的一击。

张瑞头痛的手扶额头,下一刻宫殿内便喧嚣尘上,六部九卿全部愤怒的向裴辑喷吐着唾沫,传达着自己的“问候”。

监察御史都吓傻在了原地,这要是将满朝公卿都给弹劾一遍,哪怕自己是左都御史的亲儿子也得狼狈滚出长安。

公卿们有这反应很正常,实在是裴辑这个方案太完美,又太霸道了。

黄河主道要改,河道要拓宽,分渠要挖,支流要修,堤防也要加固。上中下三策,全部用上。

这样黄河、水利是都兼顾了,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的确能保证黄河水患缓解,两岸良田遍野。

可是国家财政怕是也要全部流进工部府库了。

其他各部、衙司都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工部大展宏图。

但要说这个提议诱不诱人?

说不诱人,那是鬼都不信。张瑞心动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任何一个人向一位帝王提出一个治河之策,能让人畅想到未来至少三四百年内,大河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洪水泛滥,都没有哪个帝王会不心动。

这关乎整个国家的龙运,关乎天下的长治久安。

诸夏历史上有多少朝代都是因为黄河水患而随之兴亡。

孟朝有望在建国初期强力整治大河水防,为后世太平打下牢固基础,这无疑是个完美开局。

宫殿内吵吵闹闹,张瑞无奈扶着额头偏向一旁,对赵云抬了抬手指。

君臣之间极有默契,很快宫门被打开,但进来的却不是全副武装的侍卫,而是三名颇受惊吓的宫女,带着一壶清茶,一份食盒,以及一个碳炉。

单纯的宫女们显然没见过这种场面,各部公卿已经迅速从攻讦工部,蔓延到了彼此互相攻击,并隆重强调自己曹司的重要地位。

每年年初二月的廷议,这份关于争夺预算的博弈,都是宫廷内的保留项目,往常张瑞都果断逃之夭夭。

结果因为工部中郎裴辑今天的提议,这个精彩项目提前到了今年的十二月。

张瑞可没有参与进去的兴趣,给这些人调节,那只会导致一个结果,一边听他们声色俱厉的控诉,一边把自己气的头昏眼花。

所以在宫女们颤抖着将一盘盘美食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