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章尚方倚天剑

作者:杨氏良家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换份额相抵。

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所以说,无论儒家如何诡辩,如何宣扬仁义兼爱,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国家强盛霸道就是比软弱割据要有益处的多。

通过铸币权,孟朝每年完全无需动用武力,就能从四海八荒收割极多的财富。

而就连铸币所需的材料,都是各藩国进贡上来的。

等于是藩臣们自带财富、材料,求着中原开动工坊,铸币收割彼国财富。

至于私铸货币,当然可以,只是别被中原监察御史查到。

否则若是普通豪商大族私铸,则中原会要求该国官府予以族诛。若是国王私铸,则毫无余地,会被废黜处死,另立王室。

或许,这种事对天朝上国的百姓看来难以理解。

那只是因为,众人出生在了诸夏。

在西域各国看来,如今这种模式其实非常完美,堪称理想状态,至少比当初西域一片混乱时好上太多。

当初各国不仅要维持庞大的军备,疯狂压榨百姓,国困民乏不说,君王还要时刻担忧被臣子谋杀或被其他国家攻破,最终砍去头颅。

而如今各国都在孟朝藩宗朝贡体系之下,互相攻伐之类的就不要妄想了,连皇帝登基,册封太子都需要中原皇帝首肯。大家也就只能选择躺平。

这导致各国纷纷裁剪军队,削减军事开支。

檀渊之盟,依靠缴纳岁币,从而为国家换来和平的躺平心态,不仅宋朝百姓有,大部分国家都有。

这些小国百姓蓦然发现,削减了军事开支,无需经历旷日持久的战争,无需上战场厮杀,和平的日子,虽然要缴纳岁贡,但似乎依旧要比当初轻松不少。

大量百姓就完全当作是将军事开支缴纳了岁贡,还省了自己服兵役的烦恼。

各藩臣、属国的君主也蓦然发现,进入朝贡体系,国家治理似乎平顺了不少,百姓不再像以前一样,似乎遇到一点火星就会爆炸。

藩宗朝贡体系能在东方流行两千年,并被许多小国所欢欣接受,不是没有其道理。

做完战事部署,所有文臣武将同时肃立,躬身向张瑞行礼,诸葛亮说道:“两万里外之事,臣如今任何必胜断言都是欺瞒陛下。但臣以性命担保,必为圣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瑞一伸手,赵云将一柄造型轻奢的利剑放到张瑞掌心,张瑞将利剑递给诸葛亮,说道:“此剑名为倚天,是朕之佩剑。卿此去万里,可持此剑督抚一方。持此剑可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若有人不尊法令,怠慢军务,自藩王以下,卿皆可先斩后奏。”

这自然是尚方宝剑的功能,派兵远征两万里,这是任何中原王朝都没有过的伟大壮举。

张瑞也不清楚,在万里之外究竟会发生什么,大军是否依旧能够保持忠诚?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