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可你要说他敢冲敢战嘛,他又缩在城里随便你怎么邀战,你就是把战鼓给擂破了他就是坚守不出。
要攻你来就是,我想出就出,出了你也占不了我便宜,可我要不想出你能奈我何?
对于楚江河的这种行为你根本就不能用任何词语来褒贬他,身为烽火台的守将,他不但要迎敌守城,他还要肩负北燕关和山岩关的调度支援,你让他怎么办?
出战嘛,又不能放手施为,也许下一刻求援信就到了,不出战嘛,别人站到城墙下辱骂就算了,还有损国家声誉。
所以张傲曾经对楚江河说过一句话,那就是,烽火台的事你看着办就好。
以至于草原部派往第二战场的统帅特贝达伊奇.火烈根本就摸不透楚江河到底在想什么,对火烈来说,往年都没摸透了,更何况今年?
你既然不出那我也只能强攻,草原的勇士可以战死,对他们来说死在战场上是最好的归宿。
但要说就打这么随随便便打几战就整军回去,就算火烈愿意,他身后的士兵也不一定愿意。
别的战场打的轰轰烈烈,先不轮输赢,双方都打了几百年了还在意输赢吗?但至少他们表现了战斗民族该有的英勇啊。
我们倒好,十万人来烽火台观赏?把粮草吃完就回去?那不是让整个草原都笑死?
对于一个民族的信仰有时还真不能评判对错,但正是草原人这种不知道该称之为愚蠢还是勇猛的行为,让烽火台在这两天两夜间成为三个战场中死伤最多的一处。
你要是倒在了城墙上,那么祝贺你,是的,可以用上祝贺这个词,因为你会得到救助,哪怕你牺牲了,军队也会收殓你的尸体统一焚化。
可你要倒在城墙下,对不起了,只能一把火烧了,最后统计伤亡人数的时候再从营帐中收些你的个人物品以示代表吧。
或许这样的做法真的有失人伦,但这是战争,战争有太多的残忍,也有太多的迫不得已,根本不允许你有悲伤的时间,这一把火带来的是喘息的机会,而这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很有可能拯救更多的人。
每一座要塞都有一个神圣而孤寂的地方,这个地方只有一座石碑,上面刻着“英雄园”三个大字。
英雄园里埋葬的是这数百年来保家卫国战死的将士,能收敛的收敛,不能收敛的就拿些生前的衣物一统焚化,焚化后,抓一把骨灰撒在英雄园。
没有单独的墓碑,没有个人的名字,甚至那一把骨灰中有没有丝毫尘埃属于你都不能确定,这……是一种悲哀。
山岩关城墙上驻守着第二军团的一万士兵,他们衣不解带,武器不离身,不管是吃喝还是休息都要在城墙上,这是他们的责任。
雷长威从第三军团中抽调人手重新整合了第一军团准备随时迎战,因为不管是战还是守他都必须要做好全面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