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却是深有体会的,还记得数年前,他与古特力的那次约战中,追风大放异彩,把草原的战马吓得夺路狂逃。
把山岩关的事安排妥当后,韦天申又快马赶向烽火台,修罗军不见了,赤雷骑可不能再弄丢了,每一支精锐军队都代表着一位名将半生的心血,如果能从中得到精粹,这对提升己方军队的实力有着难以言表的好处。
可当韦天申急急忙忙的赶到烽火台的时候,他得到的是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就是,赤雷骑还在,而坏消息是,赤雷骑已经散不成军了,仍留下的赤雷骑将士不足两千人,而大部分的将士都已各自散去。
无奈之下,韦天申只能亲自登门拜访楚江河,但他得到的答案却是,楚江河已经卸甲归田,不再过问军中之事,至于赤雷骑的统帅,楚江河的独子楚浪,因无法接受伏国被覆灭的现实,已经离家出走了,就连楚江河也不知道楚浪的去向。
韦天申当然知道事情没有楚江河表面说的那么简单,可他也没办法啊,如果仅凭这个借口来为难已经放下重权的楚江河,怕是烽火台的普通民众就要造反了。
所以,韦天申只能把最新的情况再次派人送回帝都,请求欧阳公定夺。
帝都,中天皇城……
齐商和西夏连连传回捷报,征西大将军夏侯朴一路攻城略地,战无不胜,已在月前将西夏所属国土全部收复,而齐商这边……
左京传回来的战报就要比夏侯朴血腥得多了,齐商所属,上至朝中重臣,下至地方官吏,左京一个不留,更是把这些官员一家老小全部处斩。
这种暴虐的行为在齐商国内一度引发了不少民乱,可都被左京残暴的压了下来,所有敢于参加制造混乱的,不论是平民还是军队,一旦捉拿,就地格杀,全家不留。
无论是夏侯朴的怀柔政权,还是左京的铁血手段,东西两部都已同时回归帝国版图,至于伏国,荡北大将军韦天申用的是则是仁义之策。
而其实欧阳公也知道,北疆可不是齐商和西夏所能比拟的,伏国军民一心,无论是怀柔政权还是铁血手段,这对伏国来说完全就不会管用。
韦天申的仁义之策是最好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欧阳公会把韦天申派去北疆的原因。
然而,韦天申要想顺利行使自己的仁义之策,首先也要得到张家的配合,否则,等待他的必是一场恶战,而其实无论是欧阳公还是韦天申,他们事前根本就没想到能如此顺利的接管伏国。
百万大军对伏国来说,算什么?
如果仅凭百万大军就能打下伏国,欧阳公就没必要每年都往乌察勒富那部投去数十万两黄金的所谓军费,还想尽一切办法偷偷给乌察勒富那部送去他们所需要的生活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