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龙门斗中

作者:公子宁十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我的水平,只能“以直破之”。

一件件看,免得灯下黑。

“摇一摇。”我盯着青铜水滴,对捧着这件老货的“宝主”鬼贩说。

规矩只是不上手,其他自然无碍。

若非这是一件青铜器,我都要开口让他直接砸了。

有没“藏珍”,还不一眼观之?

鬼贩看了年轻人一眼,见到后者无所谓地摆了摆手,于是依言而行。

没有任何声响。

那么就是两个可能,要么这件水滴身上不存在“藏珍”,要么藏珍不在水滴的“肚子”里。

我没有纠结,这才开始呢。

于是又把目光转向了第二件“老货”身上。

“你这样就看完了?”年轻人一脸的不相信,还带着几分嘲讽地问。

“正在替你小子掌眼,别打岔!”我看也没看他,直接摆摆手,心里又加了一句,你又没说每件只能看一次。

围观的老江湖们显然也猜到了这一层,看着我的目光也就变得颇为认真了起来。

且不论我的眼里如何,不落窠臼的思维至少是对的。

第二件还是青铜器――啧啧,这“黑名单”还真是满大街溜达。

这是一件青铜敦。

敦器似鼎非鼎,大体是三足圆腹环耳的型制,带着钮首的上盖隆起,是最早出现在东周时期的食器。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说这青铜敦是西周的,那么造的时间应该离上周不远。

我面前的这一件是兽足敦,主题球形,中开,钮是龟首,呈乌黑色泽。

通体红锈,爬着绿痕,皮壳脱得很厉害。

我仔细将它通体打量了一番之后,还没开口,这个鹰鼻的中年人就主动揭开了上盖。

依旧空空如也。

于是,我又来到了第三件青铜器面前。

――十件“老货”里,光是青铜器就有三件,足见这国之重器在我们民族心中的重要地位。

呵呵,扯远了。

这是一尊南北朝时期的站立式带莲花座鎏金菩萨造像。

南北朝佛造像大多有背光,周围作火焰状,而且形状越尖,时代越早。

这尊表层鎏金已经基本褪掉的菩萨造像,如果开门,应该就是其早期的物件。

这同样不重要。

佛造像多有装藏,显然是最容易“藏珍”的对象。

我让这个用鸭舌帽遮住了大部分脸,只露出几近方形下颌的“鬼贩”将佛像背过来。

佛像身体装藏开在背后,而且相对于法座装藏,前者装藏的物品更为珍贵,而且多为舍利等佛门至宝。

这尊菩萨造像开脸精致,造型符合南北朝早期的北方特征,虽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