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一画九揭

作者:公子宁十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我当免费劳动力的节奏啊。

陈喜看出了我的不爽,扯了扯嘴角,笑得我毛骨悚然:“佟彤给你申请了线人费,我也会和局里建议你作为此案的外聘顾问,参与调查。”

我听了他的话,心里平衡了不少。

参与调查不重要,给钱最实际。

于是非常敬业地回到案子上来:“你们今晚布的是什么局,不应该只是为了个陈鑫吧?”

“所以我才说这事怪不得陈队。”陈杰接过话头,解释道,“本来有条大鱼会露面,但他临时有事,才会让我和陈鑫过来。”

“那你们还让我呆在这里?”我眉头一挑,不满地问。

“如果那条大鱼露面了,你不会碰到的。只是陈鑫的话,我能控制住局面。”陈杰说着老脸一红,“没想到你身手这么好,跟武斌说的完全不同。这两脚是真疼。”

“呵呵,你应该庆幸我今晚心情好。”我皮笑肉不笑地回了一句。

陈喜摆了摆手:“先不说这些,陈杰,把保险箱打开。”

陈杰点头,上去撬开被我盖了回去墙板,在保险箱上按下密码,然后打开。

他从里面取出一个文件袋,然后准备把保险箱重新关上。

“等等。”我叫住了他,“我看看。”

陈杰看了陈喜一眼,见到后者点头,就退了出来。

保险箱看上去并不大,堆着几叠“大红砖”,还有大大小小几个盒子。

逐一打开,倒是些不错的物件,就是没有我想要的。

有暗格!

我心中一动。

揭开来看,发现里面只放了一个檀木锦盒。

羊脂玉春瓶!

玉瓶入手极轻,胎体薄如蝉翼,迎光即透。颈足雕刻有叶纹,腹部却是少见的光素。

取而代之的是,红、赭、金三沁色渲染而成的天然山水画。

赫然是一件罕见的痕都斯坦玉器。

乾隆帝不仅喜欢写打油诗,更是喜好玉石,尤爱痕玉。

他曾亲自撰文《天竺五印度考讹》,将这种源自北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工艺玉器,取名为痕都斯坦玉器。

并写下多首称赞的诗句,其中就有“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可见痕玉有多轻薄。

传统的痕玉工匠多采用纯色玉料,像这种有沁色的玉件,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看器型,应该是出自国内工匠之手。

把玉瓶连同锦盒一起拿着,我退出了落地玻璃展柜。

这时,两人刚好把资料翻拍完,目光看了过来。

“猜猜我发现了什么。”我把锦盒轻轻摆在了他们面前的桌上,松了口气般地说。

陈杰把盒子打开,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