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余。
四海其他三神,皆是人面鸟身,唯有不廷胡余的真身,是千古之谜。
轰隆!
天门洞开。
无尽的神辉从天门中涌出,笼罩在下方甲板之上。
这片天地,果然感应到了叶笑的祭祀之举。
只是,凭借一幅蜑族祖图秘卷,还有百余人首筑成的京观,似乎仍不足以召唤出神龙——哦,不,是海神。
想到这里,我不由尴尬。
尴尬的不是脑海中突然出现的串场,而是从始至终,只有我一厢情愿想见不廷胡余。
叶笑明显没有探究上古神话辛秘的心思。
他力托而起的双手,这时已经高举在头顶。
这动作,让我再次想起了那日在惊鸿幻境,洛神虚影祭出伏羲封龙图时的场景。
果不其然,一尊庞然大器从我们的头顶飞掠而过,落在他双手托举的虚空之中,在神辉映照之下,古朴的四足青铜方鼎,神人兽面图腾阳铸,更有两个震铄古今的神秘金文铭刻其上。
“那是古越字!”蓝丽盯着悬浮空中的青铜巨鼎,半晌才说,“跟后来春秋时期越国流行的鸟篆很像,这两个字,如果我没猜错,是:南海!”
见蓝丽竟然对古越族的文化有如此的认知,我才恍然,这小妮子可是畲族祖地的公主。
南海鼎!
身为华夏后裔,大禹铸九鼎定九州的传说,我们自幼便耳熟能详,只是,关于镇压四海气运的神器,到底是什么,无数年来,各有争辩。
其中一说,却是从“鼎沸”一词“牵强附会”引申而来。
传说周朝将亡时,九鼎沸腾,因而,鼎沸一词,便被用来形容天下大乱。
而出自《晋书·祖逖传》的“四海鼎沸”,同样如此。
只是,九州有鼎,用“鼎沸”一词无可厚非,四海纷乱,以此代指,便给了文字学家们无穷遐想的空间。
当初,我翻看到那篇关于“四海鼎”的考究文章时,只以为有趣。
没有想到,今天我竟然亲眼见到一尊以南海为名的上古方鼎!
无论前人关于四海鼎的考究是否有依据,至少现在看来,关于“四海之鼎”的传说,是真实存在的。
鼎有聚纳和镇压气运的作用,而叶笑此时将这尊四海重器祭出,意图再明显不过。
便是要吞尽万山群岛所有气运,纳入南海鼎中。
如果说叶笑只代表自己,他想要动用南海之鼎吞噬气运,无异于蚍蜉撼树,光是这尊神器散发出来的威压,都足以将他湮灭。
但他是岭南王的后代,更有“龙气”在身,此时此刻,又得到这方天地之主不廷胡余的认可,降下神辉。
此前,我一直疑惑于他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