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有说韩升“啥东西,就会故作深情”的,也有说王非“怎么唱来唱去还是那个风格的呢?”
但在这些争议后,一切竟然神奇地归到一个方向。
正如某个热评所写的:
“与其争论究竟哪个歌曲更好听,或许我更为感兴趣的是亮点。第一个就是新人也有好歌,第二就是老人也可以被拿出来对比了,这对如今竞争并不大的乐坛来说是好事。”
某种意义上,确实是这样。
很多已经成名的歌手出的歌,不一定就是非常符合众人的口味,或者说和ta之前的作品水准一致。
但因为各种资历的原因,依旧是很少有人拿出来做比对,尤其是和新人。
可大家也是需要这种讨论的。
因为一件事情出来,本身就是可以讨论,可以说不喜欢的。就像有人说不喜欢《战狼2》,这很正常,没必要上来就说不喜欢就是pdst,可能只是单纯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
有人说不喜欢《向日葵》,也没必要说不懂艺术,可能就是对这种画风没兴趣。
当然,也可以有人说不喜欢lody》,可能会是觉得不喜欢这种风格。
一切都可以那来讲嘛。
只要有自己合理的理由,自然就可以拿出来讨论的。
而且,不论音乐的背后的东西。
哪怕他是已经票房很高的吴京、艺术造诣很好的梵高…
还是新人韩升、天后王非。
于是这个观点成型,并上了热搜的时候,已经是29号了。
估计两个电影方都没想到...
最后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并且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黑暗中,好像有个什么东西冒出来点火花,哪怕是只有点点微光,但依旧也是照亮了点什么。
其实这几天的讨论,是真的很有意义的。
讨论到后期,大家真正开始谈音乐本身了。
而不是用其他的东西来讲,电影方的营销,明星本身的位置,以及别的什么...
只有这两首歌,被反复收听,然后各自比较,人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定数,而不是跟着纯粹是媒体和营销的方向走,没受太多影响。
当然,也不是没人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但是很少见的,互联网上能出现这种状况:
对碰,争论。
这其实也是华语乐坛很重要的一个前进动力,毕竟很少有一个时代乐坛的崛起纯粹是靠一个人。
就算有,没人做合格对手…
这个人也会懒下来,好几年不发专辑。
而是很多音乐人的歌曲,就是碰撞比较出来的。就像那最辉煌的年代,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