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引渠

作者:修月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食。虽然偶尔还是会跟咢去钻树林,但她似乎把照顾虺当成了一种责任。

自从咢疏远了华素,华素敏感多了。有时看到他在溪水里照见自己长着大脖子的影子,伤心不已,风羲都觉得华素姨妈好可怜。

大约是觉得同病相怜,华素也渐渐跟华黎一起照顾虺。

关于大脖子病,风羲是有所了解的,据说是因缺碘所致。

后世的时候,人们预防这种疾病,是通过在食盐中加碘而实现的。

现在原始族群还没有用上盐呢,更谈不上在食盐里加碘了。如果住在海边,海鲜、海带等食物都含盐含碘,可以预防或者治疗这种疾病。

但风羲凭直觉判断,这里离海还很远,这里应该是黄河流域,面前的这条小河,应该就是黄河的某个支流。

没有海鲜,没有盐,风羲想不到几种含碘的食物。比如樱桃、菠菜、柑橘之类的,都没有。

风羲记得有些草本植物含碘,比如蒲公英就是一种,至于效果如何,就只有试了才知道。

想要华素姨妈把蒲公英像吃菜一样吃下去,可能是办不到的。华素她们还不知道良药苦口利于利于病的道理。

风羲想,把蒲公英熬成药汤,华素应该是会喝的,至少可以尝试一下。

风羲到小溪里找了很久,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作为石锅的石头,于是只好放弃这个想法。

为了给华素姨妈治病,也为了给小族群增添几样家具,风羲决定了,要开始试验烧陶。

他用被石斧劈成两半的竹竿,打通关节,搭建一个水道,从小溪的上游,顺着林间的树丫,引流到了房子的周围。

它在房屋的右侧,用竹铲铲出了一个泥坑,一直挖到了胶泥,然后用竹管引水,把泥土浇湿,不停挖松泥土,搅拌……

最后,风羲捏出了一批泥胚,有锅,有碗,有坛子等。

他把这些泥胚,摆在柴草堆上晾着,避免日光曝晒。

他又从小溪里搬来了许多的鹅卵石,镶嵌在一口泥坑里,铺了一层又一层。

最后竹管引来的清流,把小潭给装满了。

华胥氏是看到儿子的这一壮举,又被惊得目瞪口呆。

这是多么寂寞?她不知道向去谁去诉说自己的骄傲,也不知道向谁去倾诉自己的担忧。

毕竟她肩负着母系氏族代代相传的重任,风羲是神一样的存在,可这个人不是女孩。

而且这个人还是他的儿子,他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

当咢和华黎兴奋的跳进小石潭里去,一边嬉戏,一边喝清凉的水,风羲撇去鄙夷的眼神。

真是土包子,这是水井,不是你俩的澡堂子。你们自己要洗澡,又喝自己的洗澡水,这是什么意思?

母亲华胥氏在旁边,看到他们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