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根处修建了一圈花台,条石砌成,内侧焊了一圈低矮的铁栅栏,漆成绿色,精巧又漂亮。
每天早上,附近的农民天没亮就起床,挑着箩筐到地里收获一些蔬菜,然后挑到这里来售卖,一个一个整齐地挨着排列在马路的两边,形成一个诺大的自由市场。来的早的自然会占据靠中心的位置,晚到的挨着向两边延伸,赶上周末人多的时候,密密麻麻有将近一百米长的队伍。
自从这个厂子在这里建设起来以后,周边的农民们也成了很大的受益者,他们被组织起来,按生产队划分,为工厂提供辅助性的建设和生活服务,迅速摆脱了极端贫困的状态,子女还可以到工厂的子弟学校里上学。
需要买菜的居民很早就提着菜篮子来到这里,挑选家里需要的蔬菜,操着各种各样的口音跟摊贩们讲价还价,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因为还要赶在八点钟前到厂里上班。或者中午下班后回家路上经过菜市场的时候再去买,只是那时候可选择的菜品就不多了,也不如早上的新鲜。
家里有老人的就不用这么辛苦,买菜的差事就交给老人了。他们可以吃过早饭以后,再悠闲地提着菜篮子出门。菜市场对他们来说,不仅只是买菜的地方,更是熟人见面问候寒暄、联络情感的场所。叫卖声、讨价声、扯着嗓门聊天,间杂着哈哈的大笑,人声鼎沸,周边的居民根本就没法睡个清静的懒觉。
喧闹一直要持续到十点左右,大部分的交易完成以后,农民商贩们还要回去继续收拾自己的田地,也有的农民会来到街心花园旁边的一家小酒铺里,扯三条长凳围成半圈,有大方的人从今天的收获里取出一毛钱向店家勾二两白酒,用土碗盛着轮流喝,这在当地叫“转转酒”。
没有桌子,没有下酒菜,吹牛聊天插科打诨,天上地下山南海北,酒碗转到谁手里谁就或深或浅喝一口,然后转给下一个,一碗酒喝完了还没有尽兴,就由下一个大方的人再花钱勾二两继续喝,酒越喝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直到大家都感觉到了人生巅峰,才心满意足地散去。
天气好的时候,黄桷树下的石台上也会坐着些老人,拉拉家常,或是摆开阵势杀上几盘。象棋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只要有人下,总能围上一圈人指指点点,搞得对局者不胜其烦。
几百米外的幼儿园与菜市场隔着好多栋居住的楼房,感受不到菜市场的嘈杂,园里的阿姨绝对不是轻松的工作,这里的小屁孩大的五六岁,小的两三岁,还不能用强有力的纪律来约束,阿姨们的耐心和忍耐力都是超强的。
幼儿园里两栋楼围成一个小操场,操场上摆放着各种玩具,这些玩具都是工厂里义务制作的,结实耐用,深受小屁孩们的喜爱。
最远处的学校里书声朗朗,学生们在这里接受最严格的应试教育。这时候教师的待遇还不高,但是每位老师都认真负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学校分为两部分,小学部在高处,通过之字形的林荫大道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