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钟槐的父亲就开始邀乡亲们来给自家造房子,除了每天包吃两顿,还给结算工钱,这样的条件当然大家都抢着来,一上午的时间,可以说能来的都来了,钟槐家的院子周围围了六七十个壮劳力,大家对工钱都没报多大希望,凭劳力每天能混两顿饭吃就心满意足了,听说钟家的小子出去闯荡了几年,现在回来了,也想看看现在混成了什么样。
钟槐一看这架势,他们带回来那两百多斤粮食可不够造几顿的,赶紧打听这附近哪里能搞到粮食的,有乡亲说几十里外的县城里能收到粮食,当下钟槐就从人群中选出八个年轻小伙,由青疙瘩带着到县城里去搞粮食,当然其他这么多人更不能闲着,马上就分了工,会木工的先去伐木准备材料,再安排一些人去采石料,剩下的都拿着工具按照钟槐指定的几个位置平整场地。
钟槐早已看好了场地,房子要怎么修早已心中有数,他按照奇门八卦阵阵法设计,没处阵眼都要修上房子,房子要怎么修也处处讲究,凡是不管巨细都要听钟槐的安排。
钟槐的父母和媳妇在院里架起一口大锅,开始准备中午的伙食,二十斤大米分两次倒入锅中,加水熬煮,切成小坨的红薯也加入其中,将熟之时,再加入些蔬菜和盐,基本把水熬干基本就成了,吃饭也得分两拨,一拨人吃完,才能再熬下一锅。
第一锅煮好的时候,钟槐的父亲拉大家来吃饭,可是所有人都推让着让其他人先吃,自己要多做点活路,等下一锅煮好了再吃。老人家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强行安排所有平整场地的人先来吃饭,然后又好说歹说才让他们端起了碗。
乡亲们没想到来钟家帮忙还能吃上细粮,看来钟家小子在外这几年混的还真不错,出手如此阔绰,这在乡下是不敢想象的。本地乡邻都是实在人,平时话不多,做起活路来可没有一个磨洋工的,都争抢着干活,生怕自己做的少了落人话柄,那样的话,细粮吃到嘴里也不觉得香。
晚上的时候,钟家又做了苞谷面煮的面条,加上一勺辣椒半勺盐,搅匀了就可劲儿造,钟家吃饭给管饱,这让本来就付出了辛苦劳动的乡亲们反而还感恩戴德。天擦黑的时候,青疙瘩带着出去买粮的青年们回来了,每人肩上都扛着重重的一个麻袋,有一千多斤粮食,粗粮细粮都有,还有油盐酱醋和猪肉,乡亲们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惊的一个个的都长大了嘴巴,钟家这娃在外面做了什么,发了这么多洋财!置办这么多东西放在家里,遇到土匪来抢粮食可怎么藏!到时候这么多好东西可不全都要白瞎了么!
大家心里都这么想着,可是谁也不会说出口,谁说谁是棒槌。祖辈都生活在这里,这些年是个什么情况谁心里还没点逼数?人家既然敢置办这么多家当就说明人家有保住的底气,而且看人家带回来这几个生人也是年轻气盛的,但是就凭这几个后生就能挡住土匪?
接下来天天都是大太阳,基本没有雨水,修建工作进行得也非常顺利,来山头上做工的乡亲们也渐渐和黄班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