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被褥,透过这些窗口,还能看到不错的江景。
棚户里很小见到老人、妇女和小孩,基本上都是纯爷们,他们都不是本地人,大多是周边县里的农村人,到城里来务工,目的是多挣些钱补贴家用,有的年青人则是为了攒钱盖房娶老婆,城里的机会比农村多,只要肯付出,收获是在农村里种地不能比的。
所有的菜都端上了桌,陈瑶和浩阳被请上了首席,浩阳的交际能力一流,短短的时间已经和在座的人都算认识了,杜老幺又重新把自己的朋友挨个介绍了一遍,浩阳也大方地重新介绍了自己和陈瑶。
大家都非常好奇这么时尚的两位城里人怎么会屈身到这里来找杜老幺喝酒,纷纷向浩阳打听他跟杜老幺的关系,以为浩阳是杜老幺城里的远房亲戚,浩阳却只推说跟杜老幺是旧识,一起喝过酒,觉得杜老幺为人不错,今天专门来找他喝酒的,杜老幺提碗起来碰杯,大家都碰了碗之后深饮了一口,陈瑶也跟着抿了一小口。碰杯之后,大家说话就无拘无束起来。
“这个妹妹长得好巴适(漂亮),在城头做活路都难得看到这么乖的妹儿哟,小兄弟你好福气,小心身体吃不消哦。”对面一个大哥笑眯眯地盯着陈瑶看。
“大哥莫开黄腔(乱说话),这个妹妹不是我堂客,别个是大学生,在城里头上大学。”浩阳也笑眯眯地回答道。
对面大哥不乐意了,“哎!不是我开黄腔,我看人准的很,她以后肯定会是你的堂客,你们两个郎才女貌,太般配了。”
陈瑶被说红了脸,“你这位大哥说话也不怕闪舌头,未必你还是算命的先生么?”
“他是个木匠,师祖是鲁班呢,搞不好他还真的会算命呢。”一旁一个憨厚的大哥老实地说道。
“他是木匠,那你是做什么工作的!”陈瑶饶有兴致地问道。
“我在码头上当搬运,每天就是装船、卸船。”
陈瑶突然对这些人的职业产生了兴趣,挨着问他们的工作,问了一圈下来,才知道他们当中还有修房子的泥瓦匠,渔夫,管线工,最多的是棒棒。
她好像突然明白浩阳为什么要带她来这里吃饭了,如果没有浩阳,她一定看不到这里的景象,也不会像这样跟他们吃饭聊天,他们虽然生活在生活的最底层,但是城市的进步却与他们息息相关,从他们身上,她看到了这个城市的血管里流淌的血液。
两碗酒下肚,说话的声音大了起来,杜老幺今天很高兴,因为浩阳这个萍水相逢的人越过世俗的偏见看他来了,他不停地给大家倒酒,今天这酒喝起来格外香甜。
陈瑶也发现了这一点,浩阳的眼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跟一丹他们几个小家伙何其相像,怪不得他们能走那么近,还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再下一碗酒,个个面红耳赤,有的开始划拳斗酒,有的在大声地讲述自己遇到的趣闻趣事,聊着聊着又说到了自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