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开门黑

作者:好大一只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粮人丁,等同于让他们从自己家掏粮食征召人口出来,以往就算荀彧过来,也得派人过来好声商量,王厚倒好,直接甩手掌柜,当任务布置下来,可这些人可以不卖王厚这个面子吗?不行!

孝廉和明清的进士差不多,是脱离普通人,进入官场的大门,可举上孝廉可不一定就能做上官,只不过拥有了个做官资格,等到某地有空缺,朝廷征召,这才可以任职,有无权无势的老孝廉甚至一辈子都排不到一个官,而且拍官也分三六九等!

留在京师三公九卿衙门下是最好的也是最容易升迁的,到某地某地担任县令县长,也算是上等安排,曹操就担任过顿丘令。

不过这些是有权有势有背景的,很多的则是随意给个小吏随意就给打发了,还有更倒霉的发配到哪个穷山恶水之地当三把手去,也许一辈子就被丢在那儿回不来了,相比之下还不如等不到职位或者待职在许都,或者在乡务农了。

孝廉的利益并不一定就和地方世家的利益相同,把征召粮食和民夫和任职挂钩在一起,本来王厚头疼的事儿倒是变得简单了起来,当天出发,三十几个孝廉骂着娘回了各自出身的县城家族,旋即就忙碌起来,哭爹喊娘的动用自己在家族中的人脉折腾着粮食。

不过王厚还是不敢大意,毕竟这干得好叫重用,干不好就叫要命!关乎的还是他的脑袋,出来睢阳,他也是拿这个小本本,挨个县的去监督催粮。

一场大战有着最辉煌的一面,成千上万的战士悍不畏死,在战场上挥舞着刀枪剑戟与汗水鲜血,可更多的还是这幕后的忍耐筹备一场大战也许几天时间就结束,可为了储备这场战争,幕后的打造兵器囤积粮草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就像西汉,汉武帝时期辉煌的汉匈战争足足经历了汉高祖,文帝,景帝,三代的时间。

就算是驱使这些氏族的孝廉给自己跑腿儿,王厚居然也花了整整二十二天,比曹操给他下达的完成日期晚了两天,这也幸好曹操本来也没指望王厚能按时完成任务,他在萧县的时候,完成集结的许都大军这才刚刚进入梁国。

也幸好这个农业技术尚且不发达的时代,为了农业灌溉的方便,人类聚居与主要耕种区都在河岸边,运输也可以借助泗水水道,这年头没有后世那些大工厂的化学污染,可是这条经常被人为使用的河水,还是浑浊的可以,夕阳下,绿油油的河道冒着一个个带着河腥味的水泡,沉重的木头走舸拖着一斛又一斛的新麦与粟子,在摇桨的船工嘿呦嘿呦的号子声中,一点点靠在了萧县十里外的古渡口小码头上。

这边头农夫向帝国缴纳的税收不仅仅是粮食或者布匹,还有亲自为政府干活的劳役,船到了之后,早几天到来的梁国民夫也是唉声叹气一个接着一个把麦斛挥着粟斛扛下来,面上再盖一层稻草,堆积在临时搭建的稻草房中。

本来王厚教导的二十来个孩童弟子,是真心地想把自己一些文化知识流传下去,不过此时,他们还得被当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