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
韩博和江文楷不熟,没什么好聊的,说完这些,二人心思各异却不约而同地盼着江冲赶紧回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江冲跟着太后殿里的副总管入后宫,到太后所居的长庆殿。
太后崔氏出身西宁书香门第,本为武帝侧室,武帝受禅登基时册封六宫,从前的潜邸旧人们封妃封嫔,唯独太后得了个“贤贵人”的封号。
不仅如此,武帝还将本为崔氏所出的长公主记在早已离世的原配皇后名下为嫡女,并下旨令崔氏不得以公主生母自居。
这两件事使得育有皇长子和公主的崔氏成了六宫笑柄,直到今上即位尊其为皇太后,也未能将从前的痕迹彻底抹去。
江冲前世查母亲死因时并未深究此事,倒是前不久在别苑从韩博口中探听到这一段——
长公主自幼跟随武帝在军中长大,师从武帝帐下的谋士们,非但精通兵法谋略,还在治国之策上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大局观。
用韩博的话来讲就是:长公主本为储君的料子,奈何错生了女儿身。
在武帝登基的前一年,长公主回朝为父亲争取更有利的条件,在此过程中结识了太师之孙徐志,徐志对长公主一见钟情,回家不吃不喝求着祖父为他筹划休妻迎娶长公主。
徐太师中年丧子,膝下就一个孙儿,自是有求必应,私底下通过原本的平阳侯府牵线,跟崔氏达成了协议。
当时前线战事胶着,长公主为武帝收集朝廷密报无暇他顾,就这么被生母摆了一道,身不由己地被册封为兴平公主,披上嫁衣。
武帝得胜还朝,盛怒之下差点捏死崔氏。
当年向韩博透露此事的老宫女将协议内容说得含混不清,但依韩博推断,因为协议内容涉及了当今圣上,崔太后为了借助徐太师身后的文官集团扶持儿子入主东宫卖了女儿,平阳江氏投机提前搭上未来太子的顺风车,而徐家料定武帝登基后要重用老臣,娶了武帝唯一的女儿,那就是就是妥妥的新君党。
可以说这是个皆大欢喜的协议,就连不在协议中的武帝也能享受到好处,协议三方信心满满,唯独没料到武帝偏爱长公主已经偏到开放女子入朝为官的地步。
武帝登基后,出手解决了平阳江氏,长公主自己动手瓦解徐太师党,以女子之身堂而皇之地入主吏部,为武帝施行吏治改革搭桥铺路。
殿外的空地上堆着一个戴着宫花的雪人,一看就是七皇子的“杰作”,江冲在外等候传召,一时手贱拿小石子给雪人嵌了两行泪。
“世子,太后传召。”宫婢传唤时,江冲已经编好了绿帽准备换掉雪人头上的宫花,他见那小宫女颇为面生,随口问道:“新来的?”
小宫女显然不觉得他面生,微微红着脸道:“奴婢先时在皇后娘娘身边服侍。”
江冲顺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