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文武双全

作者:青瞳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篇让谷望舒皱眉的时论议的不是别的,正是十八年前的岭南洪灾。

任行阳列举诸多细节,应是下了番功夫研究。可他文中言词尖锐,又涉及多位当朝权臣,甚至对神明也颇为不敬,才是让谷望舒头疼的地方。

当年岭南突发大水,眉河决堤,光南郡一地就有大半村庄被淹,流民数万。岭南虽偏远,但地势延及中原,一旦无法控制,洪水将淹没南方数座富庶的城市和万顷农田,甚至波及都城泷安。一时灾情惊动朝野。

当时的南郡太守姚炳德治水时险些被冲走,幸而得天师相助,得知洪水是因应龙真神震怒之故,之后大建宫观,大兴祭祀,凡是水过处便建观,水将至则搭祭台,以活牲畜供奉。虽劳民伤财,大水却奇迹般突然退去。水退后,南郡几乎十室九空,姚炳德却因祭神退水有功,调任重职,如今成为当朝首辅。

这件事成为悦神典范已是盖棺定论,谷望舒却一直不甚认同。

虽然当时洪灾的惨状他并未亲见,但他的学生中亦有南郡之士,辗转寄来的书信中备言其状,甚是悲惨。于是他上下奔走,等好不容易让朝廷定下抚恤安民之策,却为时已晚。南郡大部分士族大家都已泯然无踪,他的学生也再无音讯。

任行阳的时论直接指责当时的父母官,不殚精竭虑治水,只千方百计悦神,宁愿听天由命,却枉顾人命。不知天命,不尽人事。水退为幸,不退则为大祸,又当如何。

这种言论,在以龙神为尊,大小事皆须占卜问卦为定的永昌,可以说是离经叛道了。

然而谷望舒只觉得任行阳所言正中下怀,不禁对他刮目相看。心下便想再试试他。

“观任公子此文,似乎对当年岭南水患颇多看法。水患因神怒而起,祭祀龙神有何不对?”

任行阳选这个题目时便有预料,肯定会被责问。见太傅开口,他面色平静,回道:“行阳以为,祭祀占卜,无非是求个安慰,人之作为自当以人性为凭,人心为定夺。若是救灾靠悦神,那争战便靠祭神,万事也可求神,岂不是本末倒置了。”

谷望舒脸色更严肃了,道:“永昌有应龙真神护佑,怎可与那些胡乱祭祀树木动物的异族相提并论!皇族代代入鸣磬山试炼便是先人与龙神的约定,以保永昌万世安宁。你动动嘴皮子容易,若当年遇上水患的是任公子你,又要以何为凭,如何定夺呢?”

任行阳思索了一会,答道:“若是我当那父母官,自然以百姓为先。治水但求不愧于人,不畏于天罢了。”

任行阳答得毫不犹豫,启光却是一笑,他无端觉得,任行阳这句话里的“畏”并不是敬畏,而是“畏惧”。连神明也不畏惧吗?他看向任行阳,眼神似有所思。

谷望舒摇头,捋着胡须道:“不愧于人,不畏于天,此话虽出自先哲,却是在龙神助我永昌立国之前。只因神龙于鸣磬山护国,我永昌社稷才得以存续千年。生在这世间唯一有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