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持我令牌,将他们全部带回来便可以了。”
“我们便在靖夜司等待。”
“如此也是极好。”
苏易也是笑道:“刚好,我去隔壁学堂看看。”
学堂也是刚开不久,眼下只教学儿童,来此处教学的大都是柳州儒生,因为没有大儒坐镇,靖州想要科考的年轻学生已经都前往靖州求学了。
学堂就在靖夜司不远处,这一块原本是前任州牧的住处,刺史等人原本想将此处留给州牧,却被他建为学堂。
刚刚走入,便听见孩童的读书声。
苏易走进,透过窗户向里看去,一排排孩子整整齐齐坐着,在一个年轻书生的教导下学着启蒙经书。
值得一提的是,赵家村的几个孩子也在这,幸存的几个女人被带回此处后,也留在学堂内做些杂务工作,衣食无忧外勉强也能积攒些钱财。
绕着学堂走了几圈,孩子不多,只能说最近二十年来人口确实少了许多。
苏易想起那些死去的人又叹了口气。
学堂内君子六艺都有设立,相较于经史文集,弓箭、剑术这些的教导人员便多了许多,此刻也有些人正在比试。
苏易默默看了一会后,安静的回到靖夜司内。
那群人已经回来了,他们安静坐在堂内,等着苏易回来。
州牧坐在高大的椅子上,太子坐在他身下一层的台阶上,那群官二代们都坐在大堂上。
“莫要紧张,只是询问些问题。”
太子安慰了一句便看向苏易:“苏先生,可以开始了。”
苏易点点头,开门见山问道:“你们可听说过儒生的功法,大道五常浩然气?”
苏易注视着这群人。
一人站起身回答道:“在下宗正府公子,柳随风,这篇功法我听闻父亲说过,太学的老师也有说过。”
苏易看着他,这人仪表堂堂,满身正气,与其他人相比,最大的特点便是满身有不算稀薄的文气。
“你可有学过?”
柳随风摇头道:“不曾。”
太子和州牧此刻身形前倾,注视着他,令他倍感压力。
苏易追问:“为何不学?可是朝中禁止学习?还是有什么原因?”
柳随风回答:“是这样的,一方面,这功法的基础是文气,而我等,确实文气稀薄。”
“另一方面,太学的祭酒不愿意我等学习。”
苏易心中一沉:“太学祭酒是太学的最高长官,对朝中的影响力巨大,若是他被黄天道拉拢,那朝中只怕是.......”
柳随风看着苏易面色极其沉重,太子神色也是阴沉,急忙解释道:“祭酒大人认为,这篇功法太过粗鲁,与武夫没有两样,所以不喜这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