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肉汤都没有闻到过了。
所以对于这一次的大肥猪聚餐,周建军也是期待不已。肉啊,在这个年代,又有谁能够拒绝肉的诱惑呢。
转了一圈的梁拉娣最终还是没能够换到一张餐券,实在是肉太难得了,没人愿意放弃这一次机会。
排在队伍里,拥挤的人群挡不住大家的热情,嗅着空气里的肉味,所有人都眼神热切的看着前方的柜台,拼命的揉着鼻子。
不过这些和周建军没什么关系,周建军早就已经回家了,打菜这种事情周爸周妈自然会全部搞定的,不需要周建军出手。
周建军家里相比于一般人家还是很宽裕的,当初孩子多的时候,周爸就有先见之明的出钱办了两套房子,现在正好让周建军有了一个私人空间。
对于自己的未来规划,周建军唯一的想法就是安安稳稳的度过将来的二十年,至少八十年代之前,自己根本不可能干什么事情,只能够按部就班的在厂里上着班。
不过虽然只是安安稳稳的上班,可生活条件上,周建军可受不了现在这种天天白菜萝卜的日子,所以还是得找个兼职干干,改善改善生活才行。
暗自对照着记忆想了想之后,很快周建军眼前一亮,发现了一个好机会,那就是木匠。
当初周建军小学毕业,考不上初中,因为年纪太小也进不了厂。为了不让周建军在外面混着学坏了,周兴盛也是操碎了心,专门给周建军找了好几个师傅,想让周建军学一门手艺,免得将来没饭吃。
而其中周建军学得时间最长的就是木匠,当然这不是因为周建军喜欢做木匠,而是那时候木匠学徒经常会要下乡收木头,这样一去就能玩一天,所以才让周建军呆的时间够长。
而木匠在城里,可以说是除了厨子之外,最合适的兼职了。
现在这个时代,就算穷人家结婚,也会要打个箱子放放东西,有钱人家结婚更是全套的家具全都要打。
虽然有家具厂,可家具都是要票才能买的,而且价格也贵,一般的家庭根本负担不起。所以手艺好的木匠非常受欢迎,差不多每天都会有人拿着木头上门请帮忙,随随便便也能收不少加工费。
而且这完全是帮忙之后人家的谢礼,就是将来十年运动时期也没人能说什么,完全的无风险好买卖。
当然当个厨子出去帮人烧席,回报更好,凭借傻柱传承的厨艺,周建军相信自己不会比南易差。可问题是周建军从小就没学过厨子,一转身就拿出一身好本事,这谁信啊。
至于木匠,虽然当初也是三天打两枣的学着,可至少有个借口啊。至于真正的本事,《芳华》的刘峰可是连沙发都能做,传承于刘家的祖传手艺,完全足够周建军用了。
就在周建军思考人生的时候,周爸周妈也带着三个饭盒赶了回来。对于难得的荤菜猪油菜,周妈可不舍得一次性吃完。把菜分出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