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着他说:“八料就是陈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八种佐料,它们的用法、用量都有学问,老汤是煮鸡时必须加适量的上锅老汤。这样,锅锅向下沿袭,代代往后流传,越老越好!”
并一再叮嘱他“切勿外传”。
张炳听后,如获至宝。
在御厨刘义的指点下,张炳精心制作,烧出的烧鸡果然异乎寻常,不仅色香、味美、异香扑鼻,而且熟烂离骨。
从此,张炳的烧鸡声名大振,生意兴隆,顾客盈门。
因他姓张,老友名叫刘义,所以张炳把他的烧鸡店定名为《义兴张》,寓意为“友义兴张”。
义兴张的牌子打出以后,张炳反复实践,在选鸡、宰杀、撑型、烹煮、用汤、火候等方面,摸索出一套经验。
他选鸡严格,要选两年以内的嫩鸡,以保证鸡肉质量。
挑来的鸡,要先留一段时间,让鸡消除紧张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有利于杀鸡时充分放血,也不影响鸡的颜色。
配料、烹煮是最关键的工序。
将炸好的鸡放在锅里,兑上老汤,配好佐料,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煮。
烧鸡的造型更是独具匠心,鸡体开剖后,用一段高粱秆把鸡撑开,形成两头尖尖的半圆形,别致美观。
义兴张开业已近三百年,张炳的烧鸡技术历代相传,始终保持独特的风味,其色、香、味、烂被称为“四绝”。
自此以后,道口烧鸡便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既传家珍绝技,又传百年老汤。
但在旧社会,由于官府繁重的苛税,地方豪强的盘剥,流氓无赖的敲诈,使道口烧鸡惨遭厄运。
解放后,道口烧鸡才又重获新生,得到了发展。
1954年,义兴张第六代传人张长贵携自家烧鸡老铺实行公私合营,加入滑县食品公司,义兴张遂为国有。
1956年,张长贵更是向社会公开了祖传秘方,烧鸡制作技术开始扩散。
这才有了后来那么多的道口烧鸡品牌,不过,最为正宗的依然当属义兴张。
于是,他们俩直接驱车来到义兴张道口烧鸡国营老店,这个店铺是目前历史最为悠久的。
虽然义兴张的烧鸡三百年老铺,依然矗立在古街的十字街口,但已经不卖烧鸡,成为了文物被保护起来。
道口烧鸡店一般都不提供堂食,他们在义兴张国营老店买了十五只烧鸡,就返回了住宿的酒店。
毕竟对于娜娜来说,这样更合适一些。
要是她直接在外边,一次性吃下十几只烧鸡,绝对会被人当成怪物。
而在酒店的房间内,只有卫东宝和小黄在侧,没人会嫌弃她。
果然,娜娜这个吃货,一进酒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