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难道业余还通过打假赚钱吗?”
一连跑了几个霍敏忠所联系的媒体,了解到了详细情况后,
叶翊辉等四人的心里,这个想法都不约而同地是越来越浓厚。
霍敏忠打电话的三十来家媒体,他们也才只跑了一半不到,
因为有的媒体虽然发布信息主要范围是在a市,
但办公的地方却在其他城市,这种他们现在还没有能力能也去拜访。
不过从跑过的十几家来看,霍敏忠所做的事情都只有一个:
像以提供独家新闻为理由,想着换取酬金,
为此,给那些媒体揭露了很多不法商贩。
而且最让他们吃惊的,是这十几家跑下来,
霍敏忠别的不说,这“独家”二字当真的是贯穿始终。
他给出的信息,竟然没有任何一条是重复的!
所涉及的,是最近比较火的一些网红餐饮店啊,
或是一些是已经名气很大的店铺。
除了食品方面,一些医疗的供应商,销售网点等等也有不少。
这些媒体的工作效率都是奇高无比,
他们到地方的时候,相关的信息已经都基本核实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只是如何撰写扣人心弦,耐人寻味,吸引眼球的稿子了。
而这,也让叶翊辉四人越发觉得,霍敏忠是个职业打假人。
但如果真的是,那这个“打假人”似乎又有些不太专业。
按理来说,将这些信息直接高价卖给那些店铺才是最优的选择。
为了避免更为巨大的损失,这些店铺往往都会支付封口费。
明明是能直接拿到手,甚至还能大赚一笔的,
却为何要通过这些媒体倒一手,只赚取相比之下微不足道到的稿费呢?
霍敏忠的目的何在?
难道他打假不是为了钱?
只是为了伸张正义吗?
如果是,那应该去选择一些更为知名权威的报社和媒体才对啊。
选择这些更多是从利益角度出发,选择性播报的小媒体又能有多少效果呢。
毕竟大多数的小媒体,撰写稿子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发出来那么简单。
这份稿子会经过两个人的眼,一个是总编的,一个就是那些店铺的负责人了。
只要价格谈的拢,稿子一把火没有。
要是谈不拢,那就等着社会舆论的碾压吧。
霍敏忠难道不懂这其中的门道?
叶翊辉四人想不明白。
而更加奇怪的的是,霍敏忠只是一个广告商而已,
他是从哪来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