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岩层一定要厚,一定要稳。不过有太平洋底部的大铁盖支撑着,地基完全没问题。
建立基座的同时,岩王发射了一万艘火箭,其中五千艘火箭搭载着地球同步卫星和一些搭建太空电梯的材料,另外五千艘搭载着探测器机器人,工兵机器人和新研制的太空挖掘者以及其他建设材料。
这些火箭是以核动力驱动的,到了太空后还可以当做航空飞机使用。每艘火箭都相当于是一个小型的空间站,而且它们能够组建在一起,构成一个巨大的空间站。
这个大型空间站就好像星空竹筏一样,一旦查明附近小行星的情况,它就可以运送无数的机器人到附近的星球上进行勘探采集和建设工作,然后又将一些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回地球。
岩王的第一个目标是月球,先在月球驻扎,发展一段时间后,再以月球为踏板,一方面向火星、小行星带及其后面的行星进发,另一面往金星水星和太阳进发。
……
所有太空电梯的地球同步卫星一一就位后,岩王控制卫星放下缆绳,地面部队负责将缆绳与海底基座对接。
每个电梯拥有3140根缆绳,这是以它的周长划分的,每厘米就有一根缆绳。
缆绳是一根根水管,并不是金属绳,因为地球没有强度那么大的金属。而且这些缆绳也不是用来牵引电梯的轿厢的,而是用来充当整个电梯梯身的骨架的。
太空电梯运行时一定要是笔直的,如果不受外力影响的话,整个太空电梯做到保持笔直还是很容易,因为绳子垂下来本就是笔直的。
但是海上的风暴和高层的气流可不会让你这么轻松就保持电梯的笔直,动辄十级以上的飓风,很难有金属能够胜任电梯骨架的重任,而且任何金属的长度一旦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软得跟面条一样,所以金属缆绳是不适用的。
这就好比建筑用的钢筋,短的时候很硬,但是变长了之后就会发现它们很软,有时候都能被风吹得晃来晃去的。而那还只是几米长度的钢筋啊,要是几万千米的钢筋,那真的软得跟面条一样了。
之所以用水做骨架,是因为水虽然是这个世界最柔软的东西,但是它可以是这个世界最坚硬的东西!就好像水切割一样,只要给水施加压力,那么水也会变成无坚不摧的利器,不过这就要求水管得承受得住很大的压力。
岩王已经制造出了能够承受足够压力的水管了,抗压抗拉的实验也通过了。
一开始的实验是在深海完成的,给缆绳水管注水后,两个距离五千千米的深海平台用力拉一条缆绳水管,同时给缆绳水管里的水施压,缆绳水管瞬间变得笔直,洋流也不能撼动它分毫。
只是缺点还是有的,那就是不能一直施压,否则缆绳水管也会受不了爆掉的。
而且这个实验也只是尝试了五千千米长度的缆绳水管的强度,但是要做为太空电梯的骨架,这根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