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东西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不是说单单只是体型放大了,就能够制造出更多的反物质。
对于这个超级庞大的设备,岩王利用的是微分的思想,他用磁力在设备里面制造了无数个磁力通道,这样就相当于把无数个强子对撞机结合在一起了。
这样设计的好处之一就是,相比于松散的小型强子对撞机,它能够集中供能,这样就更节能了,这就和地铁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每人一辆私家车,那么明明可以拉七八个人的能量,但是去上班的时候只拉了车主一个人,这样就会有大部分的能量被无端地损耗掉。
但是如果换上地铁就不一样了,地铁基本都能较好地利用每一分能量,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地铁的能量利用率也相应地达到了最高。
而对于环火星赤道的大型强子对撞设备来说,它一直都能够处于满载的状态,这样它每次的质子吞吐量都十分巨大。
而且由于这个设备的周长很长,质子加速的时间也变长了,这样就可以少花很多能量加速原子,能节省下不少能源。
而且你完全不用担心每一次制备反物质需要花的时间太长,进而导致反物质的产量降低的问题。因为这样的大型设备,允许它源源不断地投入物质。
比如第一波质子加速一段时间后,还没发生碰撞呢,但是现在已经可以直接加第二波粒子进去了,然后第三波,第四波,第五波……以此类推。
只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么这个大型强子对撞设备制取反物质的效率反而变高了。
而且只要加以引导,那么粒子碰撞后产生的能量也能够被利用起来,推动后续的粒子加速,这样基本就是永动机弱化版本机了,启动后,只要定期往里面加一点点能量,就能维持这个设备高速运转了,这简直就是完美啊!
这简直就是在想屁吃,理想是好的,但是事实上,粒子碰撞后产生的能量,不对正在加速的粒子形成干扰就不错了。
不过这个设想真的很不错,如果实现了的话,那么制取反物质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到时候制取反物质的成本将会变得十分低廉,虽然不可能低廉到一瓶反物质换一瓶水的地步,但是十瓶水总能换一瓶反物质了吧?!
科研很多时候都是需要想象力的,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你还玩个锤子,那你还如何走出前人的桎梏,推陈出新!
建造环火星赤道的大型强子对撞设备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行星的动力,这又为设备的节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岩王已经在节能和流水线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了,因为不得不如此啊。以前一座座“小型”强子对撞机就好像一座座小手工作坊一样,产值小,效率低,高耗能,远远达不到岩王的需求。
所以岩王只能发挥资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