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与地球保持通信的几年里,能够有更多地发现。毕竟让一颗探测器飞出狭义太阳系实在是太花时间了,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都已经连续工作43年了。
比邻星的爆发特别频繁,导致比邻星b的空间环境十分恶劣。”苟利军进一步指出,比邻星b在行为上与地球也有一些差别,潮汐锁定效应便是其中之一。现有的探测数据显示,比邻星b有一面永远正对它的恒星比邻星,另一面则永远背对比邻星,就像月球总是以同一面朝向地球一样。
“虽处宜居带,但比邻星b或许并不宜居。”在苟利军看来,人类寻找外星生命“知音”的渴望或许是与生俱来的,最新观测却表明,比邻星b乃至比邻星周围空间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很低。研究人员发现,2017年3月比邻星的一次耀斑爆发,比最强烈的太阳耀斑还要强10倍,比邻星b受到的辐射比地球遭受的高出约4000倍,对生命极为不利。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比邻星b可能曾多次遭受强烈耀斑袭击,即使表面曾有过液态水和大气,也早就被摧毁殆尽,环境不适合生命存在。
比邻星不仅是距离我们太阳系最近的恒星,还是距我们最近的系外行星的母星。有关这颗系外行星,比邻星b,的最早发现公布于2016年8月,并于该月晚些时候被确认。这则发现立刻引起了轰动,随之而来的是数不清的跟踪研究来确定该行星是否为宜居行星。
而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比邻星还有其他未被发现的行星吗?最近由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进行的研究指出,比邻星周围还有一圈由尘埃和碎石组成的低温环带,与我们太阳系内的主小行星带和柯伊伯带相似。而这条环带可能预示着比邻星系统中更多行星的存在。
这个团队由安达卢西亚天体物理中心的guillem anglada带领,成员来自包括欧洲南方天文台,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天文台在内的多所机构和大学。他们的数据都来自于位于智利的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
ay, alma)的观测结果。根据alma的观测,他们发现在距比邻星大约1至4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1日地距离)的地方有一条低温尘埃带。而这可比比邻星b距其主星的距离,天文单位,要远多了。
智利北部阿塔卡玛沙漠中的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
尘埃带的主要组成都是一个恒星系统中未能形成大型天体的剩余物质。这些环带中的岩石或冰颗粒的直径变化很大,小至一微米不到的微粒,大至几千米的小行星,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根据基于观测结果的计算,团队估计比邻星周围环带的总质量大约为地球质量的百分之一。
他们还估计环带周围的温度大约为43开尔文(-230摄氏度),和柯伊伯带一样寒冷。在最近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发布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