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地表人的超弦理论

作者:八戒动凡心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波动的弦构成的膜结构,在十维空间的理论中,我们的宇宙是由多层膜构成的多维度空间。

这个多层膜的宇宙是不是和树叶很像呢?或许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真的不是偈语。

m理论(物理的终极理论,其结合了五种超弦理论和十一维空间的超引力理论)认为一维的弦还可以延展成二维、三维甚至九维的膜,我们的宇宙就附着在一张三维的膜上。

根据m理论,因为光子、胶子等绝大多数基本粒子都是开弦的,其两端粘结在膜上无法脱离,所以它们被紧紧地束缚在膜上,也就是说它们无法自由进入其他维度。

相反的,引力子却是一种闭弦,这意味着引力不会被膜束缚,可以自由的游走于所有的维度!

这就解释了引力相对于其它基本力是那样弱小的原因:因为所有的维度都共用一个引力,在我们的维度上所能观察到的引力,被其他维度稀释了,所以我们维度的引力才会那样弱小。

在地表人的超弦理论中,弦本身很简单,只是一根极微小的线,弦可以闭合成圈(闭弦),也可以打开像头发(开弦)。

一根弦还能分解成更细小的弦,也能与别的弦碰撞构成更长的弦。

例如,一根开弦可以分裂成两根小的开弦,也可以形成一根开弦和一根闭弦,一根闭弦可以分裂成两个小的闭弦,两根弦碰撞可以产生两个新的弦。

虽然弦的结构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弦的运动却是非常复杂的,以至于三维空间已经无法容纳它的运动轨迹,必须有高达十维的空间才能满足它的运动。

这就像人的运动复杂到无法在二维平面中完成,而必须在三维空间中完成一样。

弦只能在一个高维度、高能量、高温度的空间中运动,而这个空间是极不稳定的,就好像胀气太多的气球,于是大爆炸发生了。

大爆炸发生后,维度被解散、能量发散、温度降低,三维的空间和一维的时间无限延伸开来,逐渐形成了可感知的宇宙。

而另外七维的空间则仍然卷缩在普朗克尺度(即10的负33次方厘米)以内,也就是躲藏在最小的空间尺度里。

我们都知道,我们看到的物体的大小与它们距离我们的远近是有很大关系的,巨大的物体,距离远了,也会显得非常渺小。

那么换个角度思考一下,或许事物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大小划分,有的只是距离的远近。

在空间上离人远的东西就显得小,离人近的东西就显得大,

所以那些我们看起来极小的物体,是不是只是因为它们本身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呢?

一沙一世界,须弥(极大之物)藏于芥子(极小之物),所以其实我们身边的尘埃与天边的星辰是一样的存在!

所以一些我们触手可及的东西,其实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远到就好像在两个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