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白矮星之一。
这里多出来一个主序星的名词,所谓主序星,就是主星序上的的恒星,太阳就是一颗主序星。
恒星的分布并不是随机的,大多数恒星,包括太阳在内,都分布在一条线上,这条线被称为主星序,主星序上的恒星就被称为主序星。
主星序上的恒星都处于氢燃烧阶段,当氢燃烧完后,就会开始氦燃烧,膨胀成红巨星。最终红巨星坍缩,温度上升,成为白矮星。
一般红巨星和白矮星是分布在主星序两侧的。
分脑在天狼星系统中观察到了第三颗伴星的存在,所以实际上天狼星也是一个三合星系统,只不过曾经的两颗恒星已经来到了生命的末期,变成了白矮星。
白矮星有可能成为中子星和黑洞,也有可能能量耗尽,成为钻石星球,这样的钻石星球被称为黑矮星。
当然对于多星系统来说,白矮星的演化可能会被改变,比如由一颗脉冲星和一颗白矮星组成的双星系统,在这个双星系统里,这两个死亡恒星剩下的内核凑在一起,重新焕发了生机。
天狼星这里的两个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白矮星,也是岩王他们最先近距离接触到的白矮星,它们非常具有科研价值。
岩王决定细致地观察它们,他可以把它们耗到彻底老死,然后再来观察白矮星转化为其他星体时的过程。
不过这样效率太低了,还不如往银河深处进发,探索整个银河系。以银河系几千亿颗恒星的数量,还找不到那种正在发生质变的恒星吗?
经过分脑对整个天狼星系进行扫描,他发现了曾经有文明存在过的迹象,不过这个文明已经覆灭太久太久了,在天狼星系统第一颗恒星变成白矮星的时候就覆灭了。
而且从一些蛛丝马迹来看,那个文明还处于原始社会,所以并没有多大的探究价值。
不过这里毕竟孕育过生命,所以研究的价值还是很高的。
历时半年,第二步计划已经完成了一半,比邻星那边的飞船也打造完毕,开始了第二步计划的后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