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的,而且整个推动空间的过程是无法叠加的,你不能先把一个物体的空间拉近一千倍,然后再拉近一千倍,现在的技术还不足以这样做。
而且拉近或是放远的物体需要一直提供能量,否则它就会返回原来的空间,变成原来的大小。
好在只要物体空间变换前后的体型在五厘米至三十米这个区间内,就只需要事先编辑好操控程序,然后蜗们就可以直接用开关操控物体变大变小了,蜗窝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区间之内。
而且让这个区间内的物体保持现状所需要的能量并不多,和维持一个一百瓦的电灯泡所用的能量差不多。
但是物体的体型一旦超过这个区间,那么想要让物体变大变小,并且维持状态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呈几何倍增长了。
还有一点,其实蜗界科学家们也只是会用这种技术,但是对于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却不甚清楚,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能研究出个所以然来。
岩王用虚空眼镜和空间粒子显微镜仔细研究之后,终于在附着在物体表面的空间薄膜上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空间放大缩小回路。
岩王将在蜗界这边交流学习以及研究发现的资料,整理好后传到了中心数据处理池,让分脑们参考这些资料改进空间粒子显微镜,并且将所有空间放大缩小回路的详细信息研究出来。
既然岩王是过来这边交流学习的,那么肯定不是他一个人单方面地学习了。
蜗界对于机械族的纳米技术非常向往,虽然他们已经在中心数据处理池里面获取了这门技术,但是毕竟是刚刚入手,很多东西都是半生不熟的,所以他们也向岩王请教了很多这方面的东西。
对此岩王当然不会藏私,他热情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
蜗族是可以释放脑电波的,所以岩王提议将大家的脑电波联结在一起,这样只要一个人有什么疑惑,那么别人就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然后给出解答,疑惑的人也能够感同身受地明白解惑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这样的交流方式无疑是高效的,称之为量子学习也不为过。
岩王和王东平常就是这样交流学习的,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岩王在交流,王东在学习。
蜗们平时交流就是通过脑电波,所以自无不可。
当然蜗们以前的脑电波交流方式,肯定赶不上岩王现在所说的这种脑电波交流方式。
征得了蜗们的同意,岩王精神力外放,构建了一个精神世界,将蜗们的脑电波都吸纳了进去。
蜗们的脑电波进入精神世界后,一场学术盛宴就此展开。
在岩王的辅导下,蜗们如沐春风,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很多困扰他们很久的难题迎刃而解。
不过蜗们的精神力没有岩王强,岩王一拖几百,还游刃有余。
而蜗们每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