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帝皇引擎六型

作者:八戒动凡心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第三轮星际探索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另外两个文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说一下远空探索部队那边的事情。

最先开始研究工作的是负责中子星那边的远空探索部队,毕竟那里距离太阳系最近最近。

中子星是目前发现的除了黑洞之外密度最大的星体,不过理论上在中子星和黑洞之间还有一个密度比中子星大,比黑洞小的夸克星。

恒星步入晚年后,就会膨胀成为红巨星,当恒星外壳向外膨胀时,它的核受反作用力向内收缩,形成了一个致密的白矮星或中子星核心。

中子星和白矮星一样,都是处于演化后期的恒星,它也是在老年恒星的中心形成的,只不过能够形成中子星的恒星,质量更大。

根据计算,当老年恒星的质量小于8个太阳时,往往只能变化成一颗白矮星,当晚年恒星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八倍以上时,它才有可能变为一颗中子星,质量更大的可能形成夸克星和黑洞。

中子星与白矮星的区别,不只是生成它们的恒星质量不同,它们的物质存在状态也是完全不同的。

简单地说,白矮星的密度虽然大,但是还在正常物质结构能够达到的最大密度范围内,即电子还是电子,原子核还是原子核,物质的原子结构还是完整的。

而在中子星中,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白矮星中的电子被压缩到原子核中,和质子中和为中子,使原子变为仅由中子组成,随后中子简并压支撑住了中子星,阻止它进一步压缩。

我们都知道原子核在原子中只占据了一小部分的地盘,白矮星是由原子紧密结合,不留空隙形成的,而中子星则是由完全是中子的原子核紧挨在一起形成的。

可以这样说,中子星就是一个巨大的原子核,中子星的密度就是原子核的密度,这也是岩王为什么会产生现实生活中能够观测到的粒子其实只是别的时空的大型天体的投影的原因。

或许把这些粒子拉近放大,最终能把别的时空的大型天体拉过来,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在进行中了。

而且中子星本身就是恒星坍缩的结果,所以把它放大是不成问题的,理论上来说,只要能量足够,任何物体都可以变得无穷大,这也是岩王推测物质没有大小,只有距离观测者空间远近的原因。

不过虽然中子星有时被称为巨型原子核,但是在其他方面,中子星和真正的原子核是很不一样的。

比如原子核是靠强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而中子星是靠引力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所以人们习惯于把中子星看作是天体。

但是如果最后所有的力都统一了,引力和强相互作用力被证明是同一种力,只不过是同一种力在不同时空的不同表达形式,那么中子星和原子核就没有差别了,就被证明是同一种东西了,这就有意思了。

中子星的质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它的引力也非常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