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黄老师,我前阵子弄了个电视剧本子,麻烦您帮个忙,递给赵保刚导演呗?”
“行啊,是你写的吗?回头你拿给我看看。”
“没问题。”
车子开进中央音乐学院,停在了管弦系的教学楼下。
吕思青领着二人走进一间排练室,里面已经有一位中年人在等候了。
“介绍一下,这位是打击乐教研室主任刘刚老师!老刘,这个大高个儿就是要找你辅导爵士架子鼓的北电学生高扬。”
高扬一听介绍就知道眼前这位就是田老师拜托人找到的现实版的“魔鬼老师”,赶忙鞠躬问好。
高扬少年时就学过架子鼓,不过是摇滚向的,而电影需要的是爵士向架子鼓。
高扬这次来中音抱着三个目的。
第一,找个现实版的魔鬼老师,把自己训练成有一定基础的爵士架子鼓鼓手,虽然电影拍摄时会用到专业鼓手替身,但是切全景时也要高扬演奏的得像那么回事。
第二,他要在中音找一位精通打击乐的配乐老师,来给这部暂定名为《鞭打》实则华夏译制名为《爆裂鼓手》的电影配乐。按照田老师的话来说,好的剧本就要尽量作到尽善尽美,不要糟蹋了。
第三,他要学习爵士乐演奏里的一些行话、细节,进而对剧本进行一次专业化修改。毕竟他创作分镜头剧本时,还对爵士乐演奏一窍不通呢。
黄三石在旁边强调了一下:“刘刚老师,您就按照中音学生的标准来训练他,该打打,该骂骂!千万别留情,他既要学乐器,也要体验严师出高徒的培养过程。”
刘老师点头表示明白,然后对高扬说道:“你先活动一下手脚,然后给我打一遍拿手的,看看你的基础...”
于是高扬脱掉外套,坐在架子鼓前试了试几组镲的音准,然后活动开手腕,拿起鼓棒打了套他最熟悉的《摇滚卡农》,接着又来了一遍《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
十分钟后展示结束,刘刚老师在高扬期待的眼神中,给出一个“基础有,技巧无”的评价。
“多练练吧,多练练!”
正说着训练计划,排练室门被人推开。
“哟,练着呢?没打扰吧。”
说话间走进来一个戴眼镜的男人,一身牛仔装,发型吹得很高。
高扬看着这位未来被称为“汪头条”、“塌房预警机”的音乐人,也有些惊奇。
刘刚老师似乎对汪风有些不待见,一开口就是赶人:“你怎么又来了?我这儿正忙呢!你没事赶紧走,一个学中提琴的老往我们打击乐教室跑什么?”
“嘿,我回母校来找找灵感不行嘛?真扫兴,走了!”
高扬脑海里却闪过一道灵感,跟着汪头条走出去,两人交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