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基因序列本身。
还有作为附属的各种工具和流程,比如dna甲基化、比如非编码dna的调控等等。
用点例子好了。
用一个流水车间来举例,“正常”情况,一系列流程都会按照计划生产,做出一个大号的黄色猫娃娃。
然而,外部因素如电压不稳、如风特别大、如组装玩偶的机械工具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这个娃娃最终会变成什么样。
更大的是,如果车间来了一个领导,说了一些屁话,影响了工人的心情,让工人分心......
然而,表观遗传学的研究里,还有关于这些影响是否能够遗传到子代个体的。
的确,基因序列没有改变。
但是,受到过影响的工人,在组装新的工具时,因为“经验”,就会有倾向地选择某些特点的材料和流程。
尽管不是一个东西,但“病人的心情不同时,对于病情的变化也有影响”或许能够更简单地描述尧言正在思考的东西。
尧言并不知道自己的例子够不够贴切,应该是不够的,甚至还有不少错误。
但是,他通过畸影鸦涉及巨龙的基因模板时,是按照这种模式去制造的。
而为了在基因模板替换时,仍旧保留该个体的记忆,尧言对于脑部的相关操作,也是相对比较少的。
也就是说,用蒂勒来说,上一个版本的蒂勒,她的意识和倾向在保留后,也会对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