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自然是耿良辰,或者说,刘琛。
谋动而后定,是刘琛奉行的不二法则。
连日的摸排,让他对耿良辰记忆中的津门,从看电影一般的旁观化为可触摸的实在体验。
于是,他决定利用30积分所兑换的知识,开始自己的计划。
计划的开端,就在这家金洋留声行。
只是,最好的开局,需要契机。
为此,他已经等了5天。
他的心里预期是一个月,所以他并不着急。
叮叮叮~
急脆的铜铃声吸引了刘琛的注意,一辆洋车灵活地穿过人群,后面还跟着一辆,上面挤着两个人,还有一台半人高的留声机。
“老爷您慢走。”
还没停稳,前面那车上的人就下来了,急匆匆进了留声行。
“张老板!张老板在吗?”
还没进屋,那人就冲店里喊。
看到后面洋车上的小伙子动作也不慢,抬着留声机就往店里进。
仔细瞅了眼机器,心里有了数。
契机,怕是到了。
饮尽茶,留下钱,起身靠过去,同时支棱着耳朵注意听。
“来了来了。哟,这不是邱管家吗,您今儿怎么来了?来,看茶!”
这位张老板从后堂出来,出乎意料的年轻。
金丝眼镜,短短的山羊胡,儒雅随和。
刘琛了解过这人,张老板名叫张忠。听说家里背景很大,曾经在东洋留过学,回来后就开了这家留声行。不过七八年,他的留声行就做到了津门第一。
“张老板,没工夫喝茶了,有急事!老爷新买的留声机坏了,明天洋宴会就要用,您快给看看吧!。”
邱掌柜满头大汗,一看到张老板,顾不得寒暄,就把他往刚放好的留声机那儿拉。
“您别着急,先说说怎么回事,修留声机也不急在这一时。先说清楚,我好有个数。再说了,修东西我也不会,还得请赵师傅来。“
张老板回身让店员去请人,又递过来一杯茶。
邱管家一口喝尽,拿出随身手绢,擦掉满头的汗,也冷静下来。
确实,修机器得找赵师傅。
赵师傅姓赵名机,是留声机修理行当的大师傅。曾有人说,金洋留声行能做到第一,七分靠机器,三分靠维修。这三分全是赵机撑起来的。
“那行,趁师傅还没来,我先跟您说说。明天是傅小少爷生日,老爷请了洋人来开洋宴会。为了这洋宴会,傅老爷还特意托人从法兰斯买了最新的留声机,还有那个穆扎的唱片。前几天东西到了,我们就一直放在老爷房里。直到上午我们搬到宴会厅准备试试的时候,才发现那玩意竟然坏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