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度,让赵机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学徒时候。
他下意识递过螺丝刀:“哎,给。”
抓着粗铜丝,插进黑匣子的一个小口中,用螺丝紧了紧上面的螺帽。
又仔细检查了一番,重新摸到黑匣子侧边的开关。
咔哒一声。
把留声机归位,没有急着把拆开的留声机座复原。
“带唱片了吧?”
“带了带了。”
拿出一块细绒布,仔细擦拭唱片,放到转盘上。
放好针头,打开开关。
乐曲从喇叭中传出来。
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
“好曲子,穆扎的吧?”
交响乐悠扬,如同亲临现场。
邱管家一脸惊喜:”对对对,是穆扎的。他们那边叫穆扎,咱们叫莫扎特。“
听了一会儿,关上开关,擦拭唱片,放回唱片袋。
再拿起工具,拧好各处螺丝,一切恢复如初。
“行了。兴许是远渡重洋,有个线松了。重新接好了,另外,我还帮您检查了下,没别的问题。平时少磕碰,基本不会坏。“
听了这话,邱管家悬着的心才落回去。他一脸激动,看看留声机,又看看刘琛,一连串感谢的话堵在心口,只落出一句句”谢谢先生!谢谢先生!“
“行了,都是小毛病。我刚才一听按了开关没动静,就知道怕是电路断了,手一摸,果不其然。这也是津门没见过这个,不然谁都能修。不过,话又说回来,留声机用电终究是趋势,我看报上说,国外基本都在更新换代。赵师傅要再不学学电,只怕要更难了。“
说到最后,刘琛显然意有所指。
赵机冷哼一声,直接甩手回到自己的工作间。
倒是一旁的张忠,眼前闪过不同的光,若有所思。
留声机修好,邱管家不敢耽误,一番感谢寒暄,留下修理的钱,又马不停蹄地叫了洋车,走了。
刘琛见邱管家离开,便也作势要走,只听张忠一声“先生慢走”,拦住了他。
赶紧吩咐小二端了壶茶,把刘琛引导一旁的沙发上,开口道:
“今天谢谢先生了,不然我这金洋留声行的招牌怕是要遭。我叫张忠,不知贵姓?”
“免贵姓耿,耿良辰。张老板过誉了,我只是恰逢其会。实不相瞒,这还是我第一次真正上手。”
”第一次!”张忠震惊道:“看着真不像,我还以为是哪个民间大师傅的高徒呢。“
“其实我也是看书琢磨的。可惜前阵子全家北上,就剩了我一个,家里没了收入,再也没工夫读书研究了。”
张忠登时明了,这是一位天才,眼神愈加火热,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