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科学之类的东西,封燊也扯不出太大的道理。反正正巧路边还有树荫,烈阳当空,也不算太晒。
一路走到溪口村。
村口水库边上,一棵大榕树。几个老头在纳凉,有一句没一句说着。这大概也会是他年老后的日子了。
他竟然一点都没觉得未来悲观。事实上,还有点期待。
走近了,几个老人都认识。他远远喊了人打招呼。
其中一个招手让他过去:“封燊,你过来。”
尊老爱幼……
封燊过去了:“李二爷爷,有事要吩咐我?”
“那来的吩咐?”李二爷爷咧嘴笑,露出一个大豁牙。“就是想跟你这娃儿说几句话……听说你家又开张了。还来了不少客人?”
“嗯,其实今天才算是正式开门做生意。来的客人也就那么几位。其他人都是来做活的。”
“开张了好。你爷爷后继有人了。”
这李二爷爷其实也就是六十多。是个渔民,大豁牙是年轻时捕鱼,磕船帮上掉的。
这李老爷子退休之前还在秀安水库捕鱼,经常给封燊二爷爷送活鱼。
时间长了,两老人家关系相当好。这会老人家也确实有资格说这么一句话。
封燊笑了笑,说:“我也希望不要给爷爷丢脸。”
“丢不了。”老人家呵呵笑着说。“你家里要用活鱼,就来我家说一声。你禅叔捕到了给你挑最好的送去。”
“得咧。有需要,我一定找禅叔。”
李禅是老人家儿子,子承父业,也是在水库上捕鱼的。
封燊也挺说过,李家在解放之前,时代都是渔民。据说祖先是陈友谅的手下,朱元璋搞定陈友谅后,被勒令不得做为渔民。
几十年前,他们才上岸生活。但捕鱼,依然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而且秀安水库是生态养鱼,跟野生的也差不了多少。捕捞出水,就不愁卖不出去。
封燊要是做生意,以后还真是会有需要的。
毕竟,系统未必还会送多少鱼。
“你这是去哪?怎么没开车?”
“散散步,顺便去县里买点东西。”
“你要有事,我也不拖着你说话了。”
“那李二爷爷,我就先走了。”
“走吧走吧。”
封燊没走出多远,就又碰上还欠着他一个女朋友的穆婶。
穆婶背着一个箩筐,里面是还带着包衣和须子的玉米。看玉米须,应该是嫩玉米。
“穆婶,你这玉米是打算去卖的吧。这么早就摘了?”
“没办法。人家紧着要,等会就过来拿。你这是要去哪呀?”
“去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