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边来的人不都喜欢买些菜回去。一问啊,才知道他们是看了那节目。看了那些明星下地捉菜虫。
“说是那是没打农药才有那么多虫子。他们就喜欢吃这种菜。这不,有菜贩子看到商机了,就来收了菜拉回大城市里卖。”
是因为捉菜虫的事?
封燊怔了怔,原来还有这回事啊。他都好些天没关注那个节目了。还真不清楚它竟然引发了这个社会效应。
“价钱怎么样?”
“当然是比自己去市场卖差不多,比之前卖给菜贩子的价要高不少。”
菜贩子收的菜,当然不会跟收菜的价格卖。
这么算下来,他们运出去卖,价格恐怕要翻上两翻。
如果卖不掉,他们大概是不会山门收的。
看来,溪口村的青菜,竟然因为一档节目火了……
这倒是出人意料。
封燊又问:“他们是要没有打农药的,乡亲们的菜都是没打农药的吧?”
穆婶小声说:“嗨,种菜哪有不打农药的。不过我们又不坑人。之前有打的,现在看到菜价贵,当然不能打。等药效过了,那还也算没打的了?
“你安心吧。我家老头子也跟人说了,想要卖菜的,以后就不能打药了。要不然就是坏了村里的名声。其他没打药的,也会监督。”
那就好。现在大城市里,有室内无土培育的青菜。就像实验室一样。种的是有机蔬菜,那也是不用农药的。
价格也卖得比普通蔬菜稍贵。不过人家是送货上门的。
现在溪口村的蔬菜似乎要比那些价格还要高些……
卖菜虽然是小生意,但小生意也得有诚信才能做得长久。
再说了,乡亲们自己去菜市场卖,市场容量不够。之前卖给菜贩子,价格又比零售低太多。
现在能以零售的价格批给菜贩子,收益至少之前的两倍。多费的功夫也是值得的。
毕竟,人的力气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了。
如果这个生意能做长久了,也算是那个节目引发的社会效应了。
虽然这效应并不算很大,但至少对溪口村有好处。
始作俑者,似乎是兰莛歘……
看着自己的计划似乎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他心里不由高兴了些。
“诶,就走了啊。要不吃个包子……得,算了。”穆婶突然反应过来。“我这里的,还不如你家的好吃呢。”
“别不舍得啊。其实也差不多,而且这是穆婶请的,怎么着都得好吃!”
穆婶呵呵笑:“你这小伙,嘴巴就是甜。”
封燊是真饿了。一早就从华亭出发,并未吃早餐。
吃了穆婶一屉包子,封燊挥挥手,重新上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