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额,好像也不算特别多吧。也不用占多少市场份额。
封燊想了一下,说:“之前我们是针对工薪阶层市场吧?能不能调整目标市场?”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中产阶层消费力和消费习惯可以通过网购以及中档食店避开零售商的盘剥……只是漂亮国的消费习惯跟我们国内有一定的差异,网络购物发展趋势还是比不过我们国内。
“另外,漂亮国的中产群体,一直在萎缩……这个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更加激烈,而且也趋向于更加激烈。”
“你是怕竞争不过?”
“我们是后来者,另外新工厂的产能挺大。是开工不足,还是产品挤压,我现在还没办法预估。”
相对于国内工厂,那边是简化版的。偏产能至少是国内的十几倍。想要通过网购或者是重点客户采购的方式消化掉,难度会很大。
魏士进顿了一下,继续说:“想要做营销,成本也会很高。”
“你的意思是铺广告?”
“虽说我们的产品在那边也有一定基础。但知名度其实不高。”
意思是,确实是这个意思了?
封燊想了一下,也明白魏士进的打算了。
颐博的产品,主要是通过网购销售到国外,也有一些小代理商。
可是,因为产能比较稳定,一直都是做熟客。主要客户是那连锁餐厅,另外就是一些喜欢玩bbq的年轻人。
漂亮国的大部分人,其实并不知道有那样的商品。
毕竟,漂亮国的零售商几乎每周都搞促销,很多人都喜欢在超市促销时抢购商品。
采购一次,就能顶很久。而每次采购看到打折,会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甚至会买下许多不需要或者用不完的东西。
也正是因为零售商的这种促销,以及消费者这种消费习惯,导致漂亮国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囤积许多商品。
据说漂亮国有三成以上的食品、副食品以及药品,都会因为过期,而被家庭浪费掉。
这部分浪费掉东西,就是一个被认为扩大的市场。
有那样的市场,对生产方其实是好事。因为能卖出超出社会必需的商品。
但对上不了超市的颐博产品,却毫无意义。
那么,颐博只能是另寻出路了……
封燊想了想,笑着说:“你想请那边的大明星做广告?”
魏士进摇头:“太贵!”
那就是有过那样的念头,而且打听过价格了。
“便宜的不行?”
“影响力太低。”
“你是想融资还是贷款?”
“我想以那边的厂房抵押,向国内的银行海外分行贷款。大概要贷两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