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型分为海陆空三种类型,从名字来看就知道适用的场景。
这样也能灵活针对的适应各种类型的战斗环境,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机师的能力。
当然,这三种机型并不代表不能在其他两种环境下战斗,原则上除了太空环境以外,这三种机型都能应对各种战况。
比如,深海机型可以也可以上陆地,只要换武器就行,也能飞天同样只要加上背包就行。
而陆地的要下海只要加上海底的武器,要上天也是加上背包。
而空中的更不用说,本来就可以在陆地,海里也只需要换武器就行。
之所以区别类型,主要是三种机型针对各种环境相对来说要专业些,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换战斗环境。
而且,跨环境战斗对机甲的能源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而睚眦高达虽然好,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驾驶得了的。
就算是普通的大型机甲也不是他们那些机师现在就可以驾驶的了的,更何况是高达。
毕竟普通的大型机甲用到的神经连接设备只占整体操作的百分之十,而睚眦的神经连接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其战斗力早就超过了二级解锁的机甲技术该有的高度。
为此杨宇付出的代价更高,光是神经连接的这一块造价就多了好几亿。
要知道三级技术解锁之后的机甲技术一般才会把神经连接技术比例调到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三十五之间。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技术成本原因,以及驾驶人员的神经承受能力而考虑。
当然,杨宇这样的挂b不能算在内,其他人要想驾驶除非天生神经强度就很强。
不然照本宣科的话也只能注射强化剂慢慢强化,这样就只能驾驶量产性了。
这也是杨宇这样经过大脑强化,身体强化还有初级的时候系统单独的强化才能做得到的。
而当突破到4级技术的时候,机甲的神经连接比例一下突破到百分之五十,就会有一个质变,这也是杨宇分出前面三级的驾驶机师等级的原因。
其他人根本没法做到,至少驾驶技术达到d之前基本上不可能。
为了让j方可以驾驶这样的量产大型机甲,杨宇在这次合作中还把身体强化剂告诉了他们。
这也让在了解强化药剂的意义之后的郑爱国他们感到非常的惊讶。
他们也没想到驾驶小型机甲和大型机甲最大的差别居然是来自神经连接系统的巨大压力。
当然,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也不能忽视。
最后,郑爱国问道这些量产型机甲的武器性能以及他最关心的emp装甲的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杨宇也没有隐瞒。
杨宇告诉他这些量产型也配备能量武器,就光束步枪来讲,其实都